坚持工业强区、旅游兴区、教育立区
9月27日,十三届姜堰区委召开第8次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泰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市委六届一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区上下切实把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上来,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激发新活力,汇聚形成推动姜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姜堰区委书记方针说,党代会报告站位高远、立意深刻、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全面科学地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特别是对姜堰专门提出“重点发展特色工业、休闲生态产业,建设教育强区,打造风景秀美、生态优越、令人向往的康养名城”的具体要求,为姜堰今后推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姜堰将严格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紧扣“六个现代化”“三篇文章”“两大行动”“唯实唯勤”,从眼前抓起,办好自己的事,进一步校准发展方向,回应群众期盼,注重质量效益,增强争先意识。
突出工业强区地位,以推进“三比一提升”行动为抓手,打好“亩均论英雄”改革、“链长制”、“培大育强111行动计划”“项目管家”等组合拳,继续做强支柱产业,积极做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彰显旅游兴区特色,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堰上湾,策应好文旅融合新趋势,持续放大“溱湖”“古镇”两大特色,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不断擦亮“康养名城”金名片。打造教育立区品牌,围绕“两品三化一高地”目标,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严格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立区”战略塑“强区”品牌。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实富民、惠民、安民三篇文章。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统筹解决“学位、床位、厕位、车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全面促进富民增收,认真落实省定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鼓励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富民产业;以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加强共同富裕研究探索,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实战化运用能力,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运用领域,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和城市转型提级行动,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市承载力。策应泰州大健康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持之以恒促转型、强动能,推动“四新”产业裂变式发展,在做大体量中提高质量效益。把能源结构优化转型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出路,严把项目建设碳排放关口,支持企业清洁化、低碳化改造,推动姜堰继续跑赢、跑好绿色发展“新赛道”。策应全市“一轴三极三城”新格局,按照“康养名城”的定位要求,谋划建设泰姜融合发展先导区,在泰州城市发展中找准方向、谋划未来。以协办省运会部分赛事为契机,深入推进省级美丽宜居城市试点各项任务,加快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努力建设精致秀美的现代化“三水之城”。
姜堰将坚持“争”的追求,保持“争”的状态,凝聚“争”的合力,树牢实干导向、弘扬实干精神,在民生保障上争一流服务,在改革创新上争一流实效,努力把蓝图变为现实。同时通过深入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三比三争”开新篇主题活动,激发全体党员干部争先、争位、争一流的昂扬斗志,确保市党代会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