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庆长假已近尾声,10月6日下午,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依然人流如织,迷人的风光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之倾倒,也让宿迁这座生态之城赚足了游客们的赞誉。
“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欣赏得到绝佳花海。”泰州游客刘女士说,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让人惊艳,特别是了解到这里从荒山秃岭蜕变而来的历史,让人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就是民生。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全力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成为美丽江苏“宿迁样板”。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下大力气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源头治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守护生态红线,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作为全市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责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朱增银掷地有声地说。
今年以来,宿迁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推开“走航监测+执法监管”新模式,对市域重点地区常态化开展颗粒物、VOCs走航监测,利用高精度GIS卫星地图,精准锁定空气污染位置、强度和时间,从源头消除污染问题,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厚植百姓蓝天幸福感。
为了蓝天、白云、碧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宿迁市生态环境局开启假日执法模式,监管不放松,执法不打烊,一如既往地奋战在污染防治一线。
10月3日,宿迁晴到多云,气温一度超过30°C,阳光“热烈”,风速大,传输影响因素可能对下风向区域形成冲击。
见此情形,市生态环境局及时调度全市14个大气自动监测站点数据,向相关县区党政负责人发送提醒,要求各地切实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实现自身臭氧削峰的前提下全力减降污染物排放,为下风向管控达效减轻压力。
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扩大走航监测范围,强化对宿迁高新区、宿迁经开区等重点区域的监控监测,对区域内涉VOCs重点企业进行入厂走航监测,杜绝污染物异常排放问题,为减轻下风向区域管控压力提供保障。
“当天,全市共出动各类检查人员275人次,检查点位128个,发现问题点位6个,已督促立行立改,发现环境违法行为1起,已现场立案调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负责人晏明生告诉记者,泗阳、泗洪、宿豫、宿城等地持续开展夜间焚烧秸秆巡查,未发现焚烧秸秆现象。
通过“走航监测+执法监管”模式发现、整改问题,改善空气质量,截至10月3日,宿迁市PM2.5浓度累计为34.0μg/m3,创自2013年有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2.2%,同比改善7.8个百分点,增幅全省排名第1位。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明显减少,大气异味问题投诉大幅下降。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朱增银说,市生态环境局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逐步健全“环境监测微站点+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站+激光监测雷达+走航监测车+乡镇大气自动站+国省市控大气自动站”监测监控系统,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标准监测发现、整改污染问题,持续增强群众蓝天幸福感、生态环境获得感。
(来源: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