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郁风
(作者郁风,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贾樟柯把他的新片命名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是个极富诗意和想象的名字,加之影片谈论的是作家和文学,相信会有很多文学爱好者像我一样走进电影院,看这部冗长乏味枯燥的文学纪录片,然后大失所望。因为整部片只有四分之一的章节和片名有关联——“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就是余华的一句讲述。他年少时喜欢在海里游泳,想游到海水变蓝为止。
嗯,就是一句普通的话,没什么引申含义,没什么微妙隐喻。但事实上,余华的那段是整个影片唯一出彩的一章,所以影片用原来的名字《一个村庄的文学》反而更为恰当。但被片名和贾樟柯吸引进影院的观众可不能抱怨,虽然他们看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但他们可不敢说这片不好,因为是他们看不懂,不懂欣赏。
全片围绕四位作家依次展开,按出生时期分为上世纪20年代的马烽,代表作《吕梁英雄传》;50年代的贾平凹,代表作《废都》;60年代的余华,代表作《活着》;70年代的梁鸿,代表作《出梁庄记》。其中马烽已经去世,创作活跃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而贾平凹和余华创作活跃期都在八九十年代,梁鸿则是2010年后凭借“梁庄系列”走入大众视野的女作家。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纪录片中他们分别坐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故乡记忆和如何走上了创作之路(已故的马烽由其亲友讲述)。我原本期待这几位作家能在导演安排下进行一场思维和观点上的碰撞交谈,但遗憾的是,每个作家各成一章,彼此之间几无关联和互动,整个纪录片给人的感觉完全是破碎的,割裂的。
除了余华外,这些作家或作家亲属都在反复强调乡土情结和几乎类似的创作历程:年少时渴望走出乡村,走上写作之路后发觉要“回归”乡村,从乡村汲取“营养”后再写出好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贾樟柯们想要传达的思想:作家要扎根于乡村,从乡村中汲取文学养分和生命力。
十几、二十年前这样的乡土情结或乡愁或许能唤起普遍共鸣,那时城市化浪潮刚刚开始,很多人对凋敝或逝去的乡村还怀有深切不舍。但2021年了,贾樟柯们反复强调乡土情结的同时,还在表露对现代化的警惕甚至抵触。我们不能说这有什么不对,拍什么样的片毕竟是创作者的自由,但若想靠这样的片子打动城市影院中的观众,恐怕很难。
四位作家中,余华恰恰是唯一一个积极拥抱现代科技的。他毫不掩饰地表露出对智能手机的喜爱和兴奋,他的讲述也是最为生动活泼,最为有趣的。他描述第一次去北京改稿的过程,是“充满了新奇和渴望”,而他也并没有像其他作家那样需要回乡村“汲取养分”。在他后期的小说《第七天》中就鲜明地出现了当时最流行的iPhone4等电子设备,以及快速变化的都市生活。
除了每章结尾会引用一句作家“名言”外,全片没有任何对作家作品的呈现和解读,甚至没有任何展现作家创作过程中构思和心得的意图。这是一部极为粉丝向的电影,如果你不了解上述任何一位作家,那去看纯粹是浪费钱。而即便是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也觉得全片只有余华的部分能值回一些票价。
影片的结尾,梁鸿让北京长大的儿子说家乡河南话。儿子颇为难堪地说忘了,于是梁鸿就叫儿子跟着她说。一个北京长大的孩子不会说家乡方言有问题吗?将所谓的乡土情结强加于一个孩子身上,不觉得有些突兀吗?难道在城市里就写不出好的作品吗?难道在现代电子设备上就不能进行严肃文学的创作传播吗?
我们看到,余华、莫言这批作家在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媒体,而严肃文学也有小鸟文学这样的电子刊物涌现。但贾樟柯们还活在过去,沉浸在自己的乡愁里。当然,他不愁票房,不愁没有文艺青年的追捧,只是这样的文艺记录片,在大众文化中注定曲高和寡,乏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