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色的诱惑一直在前

2021年09月24日 14:10:0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虽然海水很咸,但海水终归是会变蓝的,难道不是吗?

  ——雷雨

  一朋友问我,中秋假期是否有空去看贾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回答说好的。她说,要打一个预防针,未见得好看,无压力观影。到了现场,遇到不少熟人,听主持人说,影片以贾平凹、余华、梁鸿三个人的讲述为主线,是与故乡、与文学有关的故事。

导演贾樟柯

  电影开篇有一老者,来自贾家庄,唤做贾树勋,我还误以为是贾平凹的老家,但总觉得方言不大对,这个老者不断地说着马烽的名字,我才反应过来是说的山西汾阳的贾家庄,马烽在此深入生活,写出过《我们村的年轻人》。

  这的确是一个意外,因为先入为主,并不知道会涉及到马烽这样的一位似乎久违的写作者。但把马烽与贾平凹、余华、梁鸿置放在一起来讲述文学的乡村,折射时代的嬗变,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排列组合。

马烽的女儿接受访问

  说到马烽,回望他笔下的当时社会形态,我们自然会想起柳青、赵树理、周立波等人。这些人,也都是有着自己文学根据地的很有分量的写作者呢,但贾樟柯选取了马烽,也自有他的道理。他为何没有选择浩然的京郊?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也应该更有话题性吧?但贾樟柯似乎说过,他是一个固执的人。

  目光从三晋大地的汾阳贾家庄挪移开来,贾樟柯的镜头摇向了八百里秦川的古都西安,切入了一代名家贾平凹的讲述。

  众所周知,陕西文坛甚至可以说中国文坛的三棵参天大树,陕北的路遥,有他的《平凡的世界》,关中的陈忠实,有厚得如砖头一样的《白鹿原》,但这两个人都已经故去了,总不能还如马烽一样,让他们的后人来回忆自己的父亲?有着浓重商洛方言的贾平凹,面对镜头,真是惊人的淡定从容,娓娓道来。

  他并没有对自己的女儿出版诗集表现出怎样的喜出望外溢于言表,他还是说希望女儿成为一位好妻子、好母亲。此时,有画外音传来,还有“要做一个好女儿”,贾平凹对此只是很矜持地笑笑,未置可否。

  但贾平凹讲述自己的文学道路与探索、当时的生存环境与苦苦挣扎,尤其是说到自己父母的当年遭遇之时,看得出来,他在极力控制平复自己的情绪,也凸显出一个冷静的写作者的坚韧与内敛。

  贾平凹堪称著作等身,但面对镜头,他只是说了自己的《鸡窝洼人家》《商州三录》《浮躁》。他还特别提到了家乡的那一条州河,实际上,他一度曾经想把小说《浮躁》就索性命名为《州河》的呢。贾平凹的讲述,平实,真切,会令人感动得流泪。

  贾樟柯的镜头离开了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陕南群山,切换到地处江浙沿海的海盐小城,面对余华这样的写作者观察者,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

  就是在这样的海边小城,一直喜欢在大海里游泳的余华却有着自己的万丈雄心,他不满足于做一位牙科医生而就此度过一生,他选择了犀利地写作。

  电影中并没有提到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只是听余华机智风趣地畅谈自己的初恋朦胧、投稿被拒、在医院太平间里夏夜纳凉看惯生死的独特经历,更有他到北京被一文学杂志邀约改稿的人生遭逢,他也提到了对一位写作同行得过全国短篇小说奖者傲气凛然的不以为然。余华在看似不经意间提到了他的《细雨中呼唤》,这当然依然是一部极为优秀的小说文本。

  贾樟柯是要在这部非虚构电影中讲述文学与故乡的关系,他在选取了马烽、贾平凹、余华这样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家,但还是觉得意犹未足,就把镜头又切换到了黄淮大平原的南阳盆地。

河南梁庄拍摄现场

  南阳,古称宛,自古迄今,都是文风昌盛之地。这里的村落,虽然不是当年鲁迅笔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但还是有着惊人的人情世故、世态炎凉、社会缩影。

  邓县的梁庄,因为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而受人瞩目,同样熟悉农村生活环境的阎连科在看过《中国在梁庄》后由衷地说道:在优美的散文抒写中读到了令人惊诧、震惊的中国现实;在残酷、崩裂的乡村中感受来自都市和欲望的社会挤压。这是一部具有别样之美的田野调查,又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纪实文本,更是一扇认识当下中国独具慧眼锐思的理论之窗。

  从这里,正可以触摸今日中国与文学的心脏。但以前世人对诸多中原梁庄村落的了解,大多借助于纸质文本,但看书写梁庄的写作者梁鸿置身自己的血地原乡,讲述自己的家庭、父母,还有自我奋斗试图改变命运的孜孜以求,还是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马烽的女儿也好,贾平凹、余华也罢,他们的讲述都在舒缓中张弛有度不疾不徐,他们自己没有留下眼泪。但梁鸿讲述自己家在梁庄兄妹六人的艰辛、母亲的多年卧床不起、父亲的耗神费力、大姐的巨大牺牲、父亲重找生活伴侣之后的家庭纷争,诚恳地缅怀,坦荡地面对,几度哽咽难言,细碎,家常,亲切,感人。

  一部电影,近二十个章节,从汾阳、商州、海盐到邓县,从高原、山地、海边到平原,从中国版图东南部的大海之滨,到中国腹地的平原、高原、山地,不同的时代,同样的进取,讲到了吃饭、穿衣、婚丧嫁娶,讲到了时代变迁、个人奋斗,讲到了在时代潮汐之中,一个人的抗争、选择、坚持,更讲到了文学带给他们的滋养,他们因文学的滋养而不断丰富完善的自我,不言放弃,一直奋力前行,虽然海水很咸,但海水终归是会变蓝的,难道不是吗?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