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学校“双减”课后服务开始!各校纷纷推出个性化方案

2021年09月22日 20:49:3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9月22日)起,南京小学、初中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双减”政策落地后,各校纷纷推出个性化方案。

  下午3点40分,在南师附小珠江路校区,校门口,零星几个家长等着接孩子。在二(9)班教室很安静,有的学生练习计算,有的练习写字,有的看课外书。学校校长余颖介绍,课后服务分成三个时间段,A时段自主完成作业,B时段的社团活动,包括运动类、科技类、棋类、魔术等十几个项目,C时段爱心托管。其中B时段又分为普适性、进阶性以及周五时光。“从4点半开始的进阶性课程,比如足球、篮球还有合唱、器乐,一个星期两次;周五下午对所有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有一个小时兴趣课程的选择。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孩子巩固书面练习可以在学校完成。各个年级段不同,对于低年级,什么都不参加的10%不到,一年级参加A+B比较多,二年级选择A时段多。”余颖说。

  4点40分,操场热闹起来,一二年级的学生们玩起足球。二(4)班李汭昕说,特别喜欢足球,每周三、周五都可以跟着教练一起训练。

  余颖说,起初学校设置1个足球队,由于需求量太大,增加到两个队。同时,学校邀请“外援”丰富课后服务。“‘双减’以后,课后服务有更多普适性课程的选择,比如足球、篮球,我们低年级家长的需求量非常大。其中,普适性更多的是寻找到校内资源,我们所有综合老师,包括科技、体育、美术老师,每一个人每个星期有两到三次的校本课程。除此之外,我们在寻找更多校外资源,比如非遗艺人,我们也邀请他们增加课时。”余颖说。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音乐教室内,五名学生端坐着抱着小号,昂首挺胸,听着老师的号令,进行演奏之前最基础的嘴形练习。学校副校长陆文琦说,课后服务融入“小秧苗驿站”,开设了版画、泥塑、小号、武术等活动。“从我们的报名情况来看,超过了99%的家长都进行了报名。先‘一起作业吧’,然后就变成了‘潜能活动员’,然后‘爱心服务站’,AB两个阶段报名都蛮多的。”陆文琦说。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是南京地区最早实施弹性离校、信息化管理的学校之一,结合延时服务落实“双减”要求,采取“1+X”形式,“1”是老师,“X”是南京市教育局、体育局、科协以及家长志愿者等多方协同。程思涵妈妈说:“教他们做一个手工,我觉得挺好的,大家都教小孩学习不同的东西,都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

  在南京怡馨花园小学,学校安排了 " 四点时光 "" 我能行俱乐部 "" 延时托管 "" 温馨晚餐 " 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课后服务。全公益性的 " 四点时光 " 时段指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进行课外阅读。学校分低中高三个年段,结合错时放学,公益性为学生指导家庭作业,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一大半书面家庭作业。" 我能行俱乐部 " 则是学校的一项品牌活动,让课后服务生动活泼起来、学校精选活动项目,为有兴趣的孩子提供专业指导,校方将安排丰富多彩的内容供学生选修。包括体育运动、技能提升等各个方面,并创造与其他小伙伴交流、沟通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保持健康的身心。

  同时, 对于有晚饭需求的学生,学校已经准备好了营养丰富的温馨晚餐。

  根据要求,南京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将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学校每周 5 天工作日都要开展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为 18:00。有条件的初中,周一至周五可设晚自习,原则上不晚于 20:30 结束。记者了解到,针对“晚自习”,大部分初中校正在调研,部分学校预计在国庆长假后开始推行。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刘正则 编辑/赵梦琰)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