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亩土地,6000万元税收!这是今年格林美钴业在“零新增用地”的情况下,新投两个项目后可实现的亩均效益。
同样的土地,更高的产出,反映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层转变。据最新统计数据,1至8月,江苏省泰兴市累计盘活低效闲置用地2461亩,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6.79万元,同比增长45.2%。
部门:紧扣“亩均标尺”,探索全生命周期闭环评价体系
GDP迈入千亿,当前泰兴正面临破解“突破增长极限”的路径选题。在资源要素制约日益趋紧的形势下,以质量效益为标准的“亩均标尺”,向存量空间要产出、要效益,是泰兴打破“天花板”制约,挖掘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和有力抓手。
今年以来,紧扣“亩均标尺”,泰兴市推出了一揽子举措,探索出一套从用地现状认定、项目招引落户到企业资源利用的全生命周期闭环评价体系。同时聚焦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出台《泰兴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实施办法》升级版本,从开票销售、能耗、排放、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多角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以前的评价体系,主要针对投产后的企业资源利用进行评价。现在全生命周期闭环评价体系将评价关口前置,实现亩产效益全程把控,真正实现‘寸土生寸金’。”泰兴市工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让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先进产能腾挪空间。今年,该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工业企业用地和“五未”土地调查工作,将“五未”土地见底出清并全部纳入改革清单,对纳入清单的企业和地块,全面落实“挂牌督办”推进机制,逐月滚动认定盘活提升情况,确保达效一宗、销号一宗。所盘活的土地优先供应六大特色产业项目。
1至7月,泰兴市新开工亿元以上新建和技改工业项目47个,累计用地1720.4亩,其中24个项目利用过去低效闲置用地开展建设,总用地874.59亩,占比达50.8%,江苏新苏集团泰兴贝辰机械有限公司利用中氢新能151亩闲置土地新上智能机械制造项目,达效后年可实现开票销售15亿元、税收8000万元。
园区:以“亩均”为标尺,深挖土地效益
如今,“亩均论英雄”已成为泰兴上下的一致共识。
12平方公里低效闲置用地如何效益最大化?泰兴经济开发区给出的答案是集中收储、整体开发。泰兴经济开发区南片区规划面积12.05平方公里,原有45家“小散乱”企业分布在四个村庄,集中连片土地少,投资规模大、用地面积大的优质项目难以落地,园区通过组建襟江投资有限公司统筹开发运营,计划今后三年投资48亿元,开发4.48平方公里先导区并完成动迁安置工作。目前已落户8个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年增开票销售368亿元、税收38.4亿元。
黄桥经济开发区则聚焦服务高成长性企业发展,通过高效资源配置实现企业裂变升级。区内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5年当年开工、当年投产,2018年经历一轮扩产后仍难以满足旺盛市场需求。原交鸿光机电科技项目用地属于“用而未尽、建而未投”类地块,2019年初,被黄桥经济开发区实施政府收储。2020年2月,该园区将原交鸿光机电的50亩闲置土地用于长虹三杰总投资11.3亿元的三期高倍率锂电及PACK组装项目建设,今年1至8月份,企业产能释放后累计开票销售超11亿元,增幅接近220%。土地要素资源得到充分保障,短短7年时间,长虹三杰迅速成长为园区“链主”企业乃至行业龙头企业。
泰兴城区工业园则积极与有实力的第三方运营商合作,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打造特色产业园中园,为“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的优渥环境。目前,园区与长顺集团合作建设的长顺创谷医疗器械产业园即将全部竣工。项目占地面积153亩,建设15栋高标准厂房19万平方米,已招引企业28家,年内入驻率将超80%,两年内入驻企业将达到60家以上,届时可实现年开票销售10亿元,税收6000万元。
企业:向“空中”要地、向技改要产出
在“亩均论英雄”导向下,企业同样学会了算“产出账”,纷纷向“空中”要效益,向技术要产能。格林美钴业拆除原有一层旧厂房,建起了多层厂房,不仅保证了今年3月钴酸锂正极材料项目顺利投产,而且为即将竣工的多元前驱体材料项目提供了生产空间。企业总经理助理刘春秀表示,在不新增用地的情况下,今年企业多个新项目投产,开票销售有望突破50亿元,税收达到60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2%和98%。
跳出“摊大饼”的粗放发展思维,用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经济发展,“亩均论英雄”折射出新的发展逻辑,按下了泰兴高质量发展“快进键”。在年初召开的工业经济暨产业质态提升行动推进大会上,该市启动了产业质态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高技术项目占比、特色产业占比,力争“十四五”期末,形成1个千亿级、2个500亿级、3个百亿级为支撑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