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习近平
2021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
76年过去,战火硝烟已散尽,伟大抗战精神依旧激励人心。
抗战遗址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承载者与见证者。在江苏大地上,留存着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它们见证了怎样的烽火岁月?镌刻着多少不屈的忠魂?我苏带你了解↓↓↓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9992件各类文物、262部影像资料,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日军“慰安妇”制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从2014年12月13日起,纪念馆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固定举办地。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于2009年9月26日建成开放,与旁边的航空烈士公墓、烈士纪念碑连成一体,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苏等国空军在中国大地上联合抗击侵华日军的英勇历史,是世界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
抗日山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1941年至1944年,军民冒着战火修建了抗日山烈士陵园,陵园内安葬着1800余位烈士的忠骨,纪念塔上镌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这里不但有中国抗日军人的纪念碑,也有汉斯·希伯、金野博等外国抗日英雄的纪念碑。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的八十二位战士,为了掩护当地党政机关及部队的转移和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淮安刘老庄英勇抗击侵华日军三千余人,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人民在烈士牺牲处建墓,纪念缅怀英烈。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刘少奇、陈毅奉命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盐城成为华中抗日斗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纪念馆展览厅内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再现了新四军八年抗战、十年征程的烽火岁月。
1938年四五月间,中国军队为阻击日军,开展了以禹王山为中心战场,历时27天、100多次拉锯的顽强战斗,史称“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是目前苏北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抗战遗址。纪念园于2015年建成,对战壕遗址、忠烈树等原有抗战遗迹全面保护。
1938年夏,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次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水西村成立。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战略方针,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开辟了茅山抗日根据地。1984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恢复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粟裕将军的部分骨灰安放于此。
80多年前,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的36位伤病员藏身沙家浜的芦苇荡,在当地群众掩护下,与敌人斗智斗勇,留下一段惊心动魄的烽火传奇。纪念馆主要展示了新四军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斗历程、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等情况,再现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
1940年10月,“联抗”部队在海安曲塘成立,全称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联合抗日司令部”,由地下党员、国民党中将身份的黄逸峰任司令。1944年10月,在圆满完成使命后,联抗部队撤销建制,两个团正式编入新四军。1944年11月,为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161名将士,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建立。
高邮战役是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于1945年12月19日至25日部署和指挥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拔除了残存在华中解放区内的日伪军据点,是全国歼敌最多的战役之一,高邮也成为抗日战争中解放的最后一座城市。如今,这里向世人重现当年的烽火与硝烟,让人们铭记胜利的来之不易。
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为纪念云台山战斗牺牲的65名新四军官兵而建。1939年2月25日,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一营近百名战士执行任务宿营在云台山附近曾庄,因消息走漏遭到6路日伪军包围。在突围战中,共有65人牺牲。战斗结束后,当地群众将烈士遗体掩埋在云台山脚下。1964年,兴建了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2006年,墓园重修后更名为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
车桥战役烈士陵园为纪念车桥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1944年3月5日,新四军一师在师长粟裕的率领下,在淮安东部的车桥地区,以“攻点打援”战术对日伪军发起进攻。这次战役历时两天,共歼灭日军465人、伪军483人,是抗战以来新四军在华中地区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揭开了华中抗战战略反攻的序幕。
阜宁县芦蒲烈士陵园内的主要纪念对象为新四军第三师以及盐阜区地方武装从一九四0年到一九四五年抗战期间为国捐躯的一千七百六十多名阵亡将士。其中团以上干部六十多名,红军三百多名,是盐阜区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是全面、系统地反映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历史的专题性纪念馆,展出各种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两千多件,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再现了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光辉形象,再现了当年新四军与苏南人民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
……
……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这一处处抗战遗址,让我们记住了历史的痛,看到了英雄先辈们对国家、对人民的清澈的爱,对正义、和平的拼力守护和永久渴望。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让我们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勇担民族复兴使命,书写新时代的自信与荣光。
我苏网编辑/刘静 吴莹莹
设计/邵静娟
支持单位/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