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快递等快递企业相继在内网发布了涨派费的通知,将从9月1日起全网派费上调0.1元/票。按照快递员人均每天派件200件计算,快递员每月有望增加约500元的收入。除了“四通一达”,顺丰也表态将开展面向收派员的增收行动,在现有收派计提不变的基础上,新增投入两亿元以上,用于员工收入提升。京东也宣布,用两年时间,将员工平均年薪由14薪逐步涨至16薪。
某种程度上,这些企业都是在响应中央七部委制定的《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的工作意见》,进一步落实国家邮政局关于做好快递员权益保障工作的具体部署,切实提升快递员合法权益。提升快递员收入,这是一件好事。不过,这些企业上调派费,从媒体报道来看,快递员不满意,消费者也有抱怨。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企业的政策还需加强落实。
中国快递业的基层网点都是加盟的,加盟商独立经营,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从以往的情况看,部分地区派费上调往往很难落实到二级、三级或者更为基层的承包网点和快递员手上。有些公司甚至会赶在每年旺季,快递企业涨快递配送费之前,先把配送费降下来。所以,这次有快递员吐槽称,其所在公司派费此前已经降了,“现在涨的还没有降的多”。
针对这个情况,快递企业此次也强调,“现有派费标准不得下降”,“各加盟网点不得随意截留”。快递企业应该严令网点严格贯彻落实政策,才能把惠利给到快递员。此外,去年中通就在行业内率先试行快递员派费直链,避免网点截留快递员收入。这个办法其他快递企业也不妨参考、尝试。
快递员收入涨不上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点以罚代管,罚款太多。而罚款的一大原因,就是被投诉没有投递到家。有快递员向记者抱怨:“一天500个快递,打电话都打不完,直接丢给驿站,结果被投诉。不分大小件才涨1毛,还不够罚款的。”
上调配送费是企业对快递员的让利,是快递公司与网点利益协调的一个指标,并不影响最终价格,但一些消费者听到这个消息也不满意,理由是:“不送到家,动不动放驿站,还上调配送费?”消费者直观感受是,不管是送上门还是放快递柜,都是付一样的钱,当然应该送上门。
消费者这么想是因为不了解快递市场的价格机制。没有快递柜的时候,快递员一次次地和消费者联系,一次次地派送。快递柜出现后,快递员不用满小区跑了,省下的时间可以多送几个小区,多送几十上百个单子。效率提升了,成本降低了,每单的派送费就可以低一些,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也会降价。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包邮,就是因为快递价格降低了。电商每天发出的快递量很大,为了争取这些大客户,快递公司往往开展惨烈的价格战。在著名的小商品市场义乌,甚至喊出了6毛发全国的价格,可见竞争之惨烈。
从这个角度,快递员没有送到家,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吃亏了。包邮就是以快递柜的存在为基础的。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消费者多理解快递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快递小哥的抱怨,还是消费者的抱怨,某种程度上,都有情绪性的成分。应该客观看待这种抱怨。消费者、劳动者最真实的意愿是通过买或者不买,干或者不干表达的,言语表达只能当作一种参考因素。如果消费者真的需要快递到家,可以要求发顺丰,当然价格会贵一些。同样,快递员觉得配送费低,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其他工作,这会倒逼网点调整配送费。
所以,一方面,要重视劳动者与消费者的抱怨,想办法保护、提升他们的权益,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客观看待他们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