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筑垃圾管理走向规范智能!南通市区739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纳入监管

2021年08月26日 17:18:43 | 来源:南通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自南通市建筑垃圾监管服务平台今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已将市区25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739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纳入监管,均已实现全密闭智能化,解决超载运输、抛洒扬尘等现象,初步实现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全域、全链、全时管理的目标。

  “一张网三只眼”

  数据共享全程监管

  南通市建筑垃圾监管服务平台(“一张网”)作为智慧城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通过制度管理与科技手段的有机融合,实现市、区管理一体化、服务监管一体化、审批执法一体化。“其中网上审批和督办考核的功能在全省是首创。”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三大队负责人易思延为记者介绍平台的网上审批、便民查询、过程监控、指挥协调和督办考核五个功能。

  建设单位取得相关建设许可材料后,可直接通过平台申请办理许可证,审核通过后即可发放电子证件。简化了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限,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我们还设置企业红黑榜,通过平台对日常管理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违章情节严重、违章数量多的企业实行列管机制,限制办理相关行政许可。”

  “三只眼”智能摄像头分别监控建筑垃圾运输车行驶情况、道路情况和建筑工地出入口情况。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屏上能随时监控到车辆的车牌号、所属公司,行驶速度、行驶轨迹、车厢是否密闭等详细信息。

  “定制版”渣土车

  全密闭智能化运输

  如今,在道路、工地行驶工作的渣土车都有共同的特点:车厢有绿色密闭篷布、车顶有白色顶灯、车尾有黄色放大车牌、车门喷涂上了醒目的二维码。

  目前,市区25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的739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均配有唯一信息二维码。通过这种方式,市民可以随时对建筑垃圾运输及倾倒的查询,如发现有违法运输或倾倒现象可及时进行举报。此外相关执法部门也可通过验证车身二维码信息实现跨部门执法。

  “通过对车辆密闭情况的实时监控,对车辆未覆盖行为进行预警,避免了运输工程中的扬尘问题。”易思延介绍,目前这个系统与公安进行对接,对改变运输路线,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可以直接限速或锁车。

  一体化联动制

  智慧监管初显成效

  目前,市区的建筑垃圾管理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市、区一体化联动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市区城管执法队伍开展联合执法,对日常巡查、领导交办、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的涉及建筑垃圾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派遣处置、情况反馈。

  平台值班人员通过施工工地出入口安装的视频进行监控,重点针对无证处置、黑车运输、工地视频监控异常等违法情形,截至目前共立案65起,已结案50起,对无证处置、黑车运输的涉事企业及车辆都进行了处罚,视频监控异常均进行了整改。“现在平台还是人工进行监控,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管理能力,我们正在开发AI识别功能,对于非法操作的车辆,通过比对车牌号是否是平台库里的车辆进行自动提醒。” 易思延说。

  自平台正式运行以来,城管部门共检查车辆12000余车次,有效预警700余次,包括车辆未密闭运输、视频信号丢失、摄像头角度异常等;两区渣土办网上审批282件,涉及62个施工项目、25家运输许可企业。

  “建筑垃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也是城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拓展应用之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中心)监管处处长许琳介绍说,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5G、AI分析等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问题感知、分析、预警、处置、问效“五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为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全力打造智慧型城市管家,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