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淮安春雨芦笋示范园,碧绿的芦笋长势喜人,农民们正把刚刚采收下来的新鲜芦笋切根、捆扎、包装。“每天打工收入120元,加上土地租金,我们过上了幸福的小康日子。”在春雨芦笋示范园务工的村民蔡秀荣笑容满面地说。春雨芦笋示范园地处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近两年,红窑镇共建设4个新型农村社区,改善2354户农民住房条件,为工农业项目落户、农民在家门口增收奠定了基础。
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近年来,江苏淮安加大农房改善项目建设力度,织就了一道道展示新农村魅力的风景线。
告别“老破小”敲开新型农村社区“幸福门”
江苏淮安坚持把农房改善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牵引性工程,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统筹建设管理,兼顾质量速度。在农房改善工作中,淮安注重规划布局,围绕交通干道、重点镇特色镇、既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布点,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注重方案设计,新型农村社区主要以江准风格为主,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留住历史文脉,让村庄充满乡愁。截至目前,淮安全市已累计改善5万户以上,超额完成省定任务,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累计改善7万户以上。两年来,淮安有21个项目入选省级示范创建项目,数量位居苏北前列。
唱好“重头戏”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美家园”
江苏淮安建立月度观摩推进机制,将农房改善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镇环境整治、路域环境整治、水环境整治等“一改善四整治”统筹考虑,一并谋划,一体推进。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十百千万”、绿色生态靓万家等行动,累计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4个,建成生态样本河道100条,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农村无害化户厕、农村区域供水入户全覆盖。在最新一轮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申报工作中,江苏淮安申报数和参加验收数均全省领先。
牵住“牛鼻子”写好产业发展“后半篇”文章
总投资7亿元的家惠牧业6000头奶牛养殖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该项目位于金湖县新型农村社区湖畔旺屯南部一公里处,建成后可为农民提供150个就业岗位。怎样让农民群众不仅住得好,还要能就业、能致富?江苏淮安围绕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特色生态休闲“三特”产业,鼓励县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园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同时,结合“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同步配套建设几个特色产业项目,确保农民群众有稳定收入、村级集体能持续增收。“我们金湖县已在各新型农村社区周边配套建设了30多个产业项目,带动上万户农民增收。”金湖县住建局副局长、农房办常务副主任伏银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