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交通防疫工作,每个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在交通要道设卡查验健康码、核酸证明以及行程码。但是你知道吗,为了严防输入,还有一些交通人,他们从疫情开始就驻扎在南京的火车站、机场,将每一位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黄码的旅客,转运至隔离点,他们的工作十分繁重,几乎一天24小时防护服不离身。
潘佳伟是南京市栖霞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一名普通队员,为严防疫情输入,在7月24日,接到命令,进驻南京南站。在这里,他要每天24小时驻点保障,根据实际情况调动转运车,将需要隔离的来宁旅客安全送到隔离点。8月18日中午12点,他身穿防护服,到车站内去接一位刚从外地回宁的黄码旅客。
在登记了旅客的相关信息后,潘佳伟帮助这位旅客进行了全身消毒,随后安排转运车将旅客送至隔离点。
因为每天需要转运的旅客人数以及时间并不固定,因此在转运完一批旅客后,潘佳伟并不能立即脱下自己的防护服。“ 我们这个防护服设计的是胶带式的,一粘上去脱下来防护服就废掉了,疫情期间我们要节省资源,所以防护服一穿基本上就是一整天。”潘佳伟表示,正因如此,每次脱下防护服后,他的身上早已被汗水浸湿。
8月18日晚上9点半,潘佳伟再次接到转运任务。在接到两名旅客后,潘佳伟按照规范流程,登记乘客信息、帮助旅客消毒,然后将旅客安排至转运车。
晚上11点,在将最后一批需要转运的乘客送达指定隔离点后,潘佳伟的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不过此时他却并没有休息,而是和同事安排起了第二天的转运工作。
据了解, 在疫情防控期间,栖霞交通安排20多人参与转运工作,累计流动采样 6583 人;转运社区解除隔离 1582 人;累计转运国内中高风险区人员 5693 人。把转运工作做到时间和空间上的无缝接轨,让新冠肺炎病毒没有一丝传播扩散的机会。
(来源:《零距离》记者/董巽 编辑/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