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两届奥斯卡奖得主、英国导演柯文思执导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全球首映式在北京举行。《柴米油盐之上》聚焦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讲述了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中国人以不同方式奔小康的真实故事。
柯文思从事纪录片创作40多年,拍摄足迹遍及86个国家。他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坐拥16座艾美奖。近年来,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了中国。7月13日,柯文思导演就新片接受了《北京周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柴米油盐之上
7月13日,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全球首映式在北京举行。(魏尧摄)
柯文思:一个好政策能对人民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由中国政府主导的好政策。我们希望通过人性化的故事,展示这一宏大主题。
《柴米油盐之上》想通过四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人公的真实故事,讲述小康社会建设,如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他们中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村支书和易地搬迁的村民,有出身贫寒的离异大货车女司机,有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杂技名角,也有功成名就、反哺家乡的民营企业家。
选角的过程特别困难。我们希望主角的故事大相径庭,能展示小康社会的不同侧面,让西方人真正理解小康社会的内涵。我们希望,影片能以情感人。毕竟,当西方人听到“共产党员”这个词时,他们便会设起心防。如果希望西方人了解中国,仅靠摆事实是不够的,要打动他们的心。我不想操纵观众的情感。但我认为,只有真情流露的主角,才能讲好“小康社会”的故事精髓。
最终,我们选了4组主人公,有共产党员,也有普通民众。之所以选择这些人,是因为他们愿意坦诚相待。其实,我们对他们并不“留情”,会问一些非常尖锐的问题,让他们难以回答。但他们都对我们敞开了心扉,不但愿意谈论自己的生活、爱情、希望和梦想,也不讳言自己的失败和短处。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中国媒体上,我看到的基本都是成功的故事。但是,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
中国的脱贫公式
常开勇,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主人公之一
柯文思:在拍《柴米油盐之上》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人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乐观精神,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信心。过去40余年来,中国发展迅猛。如今,发展的红利惠及了社会最远端、惠及了赤贫老百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还能让人施展抱负。无论人们是想成为科学家、探险家还是教师,中国都能给他们提供机会,这非常了不起。
上世纪80年代我第一来中国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贫困之中,没几个人能过上好日子。当时,我很震惊。现在要想在中国找到赤贫的人,太难了。当然,相对贫困还是存在的。毕竟,中国每天要养活14亿人。有些人可能日子不太富足,但填饱肚子没问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值得赞扬。
我认为,中国的脱贫公式很妙:国家组织能力达到了西方无法想象的水平;中国领导人有良知,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不改。可以说,在改善民生方面,中国领导人的表现一直优于其他国家的政治家。他们在其位,谋其事,负其责,表现优异。
至于那些质疑中国贫困线过低的说辞,根本站不住脚。美国还没有脱贫,英国也没有摆脱贫困。向其他国家扔臭鸡蛋之前,先照照镜子,摸摸自己的家底。中国养活了14亿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让那么多人摆脱绝对贫困,中国的表现已经很出色了。在这一点上,中国不应该成为被抨击的对象,而应该被祝贺。那些吹毛求疵的美国经济学家很虚伪,总是毫无根据地抹黑中国,这么做很不合适,说实话也没啥用。
我认为,西方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脱贫的范围和规模。他们想象不到,中国有近一亿摆脱了贫困的人,正在发挥潜力,实现梦想,对这个国家作出新的贡献。有了他们的助力,中国的机器会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机器都转得快。
当然,我也有一点建议。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以效果为导向的。比如说,易地搬迁是为了让人们搬到更好的生活环境,摆脱贫困。当人离开登船离岸,漂浮在一片陌生的海洋中时,是会感到恐惧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多关注一下搬迁居民的心理需求,多关注老一辈人的传统和语言,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也有根的感觉。毕竟,中国人很看重传统。
“宝藏话题”——中国
柯文思导演(魏尧摄)
柯文思:到本世纪末,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对很多西方人而言,中国的崛起是一种威胁。毕竟在国际舞台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列强习惯了坐在前排。有一天,前排座位上冷不丁出现了与他们不同的人——亚洲人。这就好比,你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突然来了个更聪明的“学霸”,横扫了所有的荣誉。这对于那些“前学霸”来讲,太伤自尊了,他们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所以,西方大国要学会分享。
我认为,中国不是尚武的国家,并不想成为世界霸主,也不会游说其他国家的人以中国的方式生活。在过去几千年里,中国从没这么干过。
因此,中国需要努力提升软实力,让他国相信中国不是威胁,而是合作伙伴。在这方面,中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之所以对中国话题很感兴趣,是因为没有西方人拍中国故事。这倒不是说,我是做这件事情的唯一人选。在西方,很多人认为中国是邪恶的,从而反对中国。这种想法很愚蠢。
我认为,21世纪最大的新闻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中国是创新的引擎,不断给世界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有14亿人,这可是14亿个潜在的人类故事。能在中国拍摄这些电影,我很荣幸。
我不是中国的“宣传员”,也不是中国的“脑残粉”。我只是一个电影工作者,一个发现中国这个“宝藏话题”的电影人。但每次回国,我发现人们对待我的方式变了。他们倒没说我是“叛徒”,但他们无法理解我为什么会对“对手”——中国那么着迷。
中国和西方不是对手,应该是伙伴,应该是朋友。双方应该想办法解决分歧,或者至少尊重彼此的分歧。因此,我在中国运营电影公司,向西方观众讲述中国故事。我并不富有,也要养家糊口。我希望自己拍的中国故事能够打动西方观众,一方面既能让他们买账,赏我饭吃,另一方面又能改变他们看待中国的方式。
系列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中国报道社解读中国工作室联合腾讯视频、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深圳市委宣传部共同出品。纪录片将于7月15日起先后在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海峡卫视、东南卫视、腾讯视频、Discovery探索频道、英国Sky天空电视台等中外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