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月的一天,夜幕中,一列火车呼啸而过,从上海向南京方向奔去。
车厢里,一个年轻人看起来像是走南闯北的生意人。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共中央华中局情报部的政治交通员何荦。主要负责在上海和淮南根据地之间传递文件、情报,掩护接送各级党政军领导干部,巡视指导工作。
日伪军为了打击破坏抗日根据地,正在疯狂发动“清乡”“扫荡”、实行残酷的烧、杀、抢“三光政策”。
各地车站、码头、要道都岗哨林立,军警随意搜查路人。这种情况下,交通员身带密件,十分危险。
车到苏州,军警挨个搜查乘客,他们要求何荦把兜里的东西全掏出来,又叫他脱下外套,仔细搜查全身,结果一无所获。
不死心的军警,旋即要求何荦脱下皮鞋,里里外外细细查看,连鞋底也不放过。
这样惊心动魄的场面,对何荦来说只是家常便饭。从上海坐火车去无锡、镇江,再坐渡轮穿过重重封锁的长江,随后步行一天半,回到淮南抗日根据地,这一条路线,何荦每个月都要跑一个来回。
1941年,召开中共七大的准备工作再次启动。七大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对于自党六次大会以来的革命斗争经验作一个基本的总结”。为召开七大搜集材料的工作随即展开。
1931年,顾顺章叛变,党中央从上海紧急撤离,导致很多党内重要文件保存在上海中央文库,由于严峻的斗争环境,一直无法送出。
1943年夏,党中央电示华中局情报部部长潘汉年,要求尽快转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文件。
潘汉年情报系统立即启动,政治交通员何荦就是其中一员。
上海的情报部门,把文件拍成胶卷,藏在一节干电池里,封好口,装进手电筒里交给何荦,要他设法送回淮南抗日根据地。为了万无一失,何荦照着藏有密件的手电筒,又买来两个一模一样的。经验丰富的他深知,伪军最喜欢雁过拔毛,多余的电筒,到时可以当做好处送给他们,更让藏有密件的手电筒不会引起怀疑。
果然,军警在盘查何荦时百般刁难,他赶紧送上两个手电筒,得到了好处,军警立刻挥手放行。
这批重要文件送回淮南抗日根据地后,立即通过电台发送到了延安,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1942年,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整风运动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按中央要求,各抗日根据地也展开了整风学习。上海地下党组织通过何荦向华中局反映,希望获得《整风文献》组织学习。
一套《整风文献》,22个文件,何荦要从淮南根据地出发,送交给上海的地下组织。这么显眼的目标,要想躲过日伪的层层盘查,必须有非常周密的准备。
何荦把密封文件做了一系列的伪装,最后灵机一动,又请上级潘汉年,用工整的楷书,在文件信封上写上:“国民政府上海特工总部武君国亲启”,下款则写上“镇江特工站”。
随后,何荦带着这包文件,想尽办法避过敌人哨卡。150里的步行路程,尽量走崎岖无人的小路。
辗转到了江边,他发现,过江的渡轮上,多了一些举止神秘的便衣。安全起见,他决定改乘小船,借着夜色掩护,在金山脚下找到没人的地方上岸。之后,搭夜班火车前往上海。
在火车上,他又遇到了严密的搜查,军警搜出了那包文件。信封上“镇江特工站”的字样,让军警踌躇再三,终于没敢拆封检查。
最终,何荦把来自延安的《整风文献》,完整地交给了上海党组织。
在那个充满黑暗的年代,正是一个又一个像何荦这样年轻智慧、胆大心细的地下交通员冲破险阻,搭建起解放区和敌占区之间的信息桥梁。他们迈着坚定的脚步,踏平险途,铺就通往胜利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