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代艺术馆“树,树”展览于7月9日起向公众开放

2021年07月08日 16:21:39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上海工作部 记者/常瓅

  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举办的“树,树”展览于2021年7月8日盛大开幕。展览不仅将强调“树”在地球发展及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还揭示其不为人知的内在智慧与外在能量,以一种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看待人与树之间的共存互生。

▼▼“树,树”展览作品抢先看▼▼


  《树,树》展览的前身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于2019年在巴黎策划的展览《我们树》,一经展出就受到追捧。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上海特别为中国观众推出这个展览的新版本,意在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展览内容,关注中国艺术家在这一领域的创造,提升我们对树的理解、体验和想象。

  通过近30位来自中国、拉丁美洲、印度、伊朗以及欧洲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这次展览颂扬了树木作为人类社会的主要审美灵感来源。它也呼应最新的科学发现,为理解树木的智慧提供了新的思路。展览邀请我们将树木——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层中氧气的来源——视为我们共同世界中的真正伙伴。

  展览汇聚了艺术家、植物学家和科学家,通过他们独特的审美认知或科学探索,与树木建立起深厚而亲密的联系:

  ——法国植物学家弗朗西斯·阿雷(Francis Hallé)六十多年来潜心研究树木,将自己的发现编入他的写生绘图和旅行日志之中。

  ——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Fabrice Hyber)为展览创作的装置作品回溯他的艺术和人生项目:他在家庭农场旁的山谷中播撒了约50万颗树种,逐渐将田野变成一座森林,将风景变成一件艺术作品。

  ——哥伦比亚艺术家乔哈那·卡勒(Johanna Calle)在纸上用打字机描绘出大树的精致剪影,而打字机所传递着关于哥伦比亚农民的弱势性地位的政治信息。她在系列作品《轮廓》中用打字机在旧公证簿上抄写哥伦比亚《土地法》,这部法律旨在保护被迫流离失所的农民的权益,农民们可以列出他们在自己土地上所种植的树木,并以此为依据来主张对该土地的所有权。

  ——意大利植物学家斯特凡诺·曼库索(Stefano Mancuso)是植物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先驱,也是“植物智慧”这一概念的捍卫者,他将在展览中以视频呈现他有关植物的沟通和记忆能力的惊人证据。

  ——巴西艺术家路易斯·泽尔比尼(Luiz Zerbini)则借鉴热带植物园的植物和现代都市印记,用绘画、独幅版画和一张巨大的植物标本的装置桌组合起来,奏响了树木之间的想象之约。

  ——来自亚马逊北部亚诺玛米部落的三位土著艺术家卡勒彼·萨诺马(Kalepi Sanöma)、约瑟卡(Joseca)和厄瓦那·亚伊哈(Ehuana Yaira)用图画描绘了他们丰富的传统和森林生活之美。

  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丰富了展览内容,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胡柳通过对植物轮廓的精准把握营造出诗意的意境。近年来她尝试以铅笔涂满整幅画面,只剩下无尽黑色中的形状和空气的流动。观众在画面前看画,有时会发现自己的身影在反光中显现,和画面中的风和草,海浪和树叶混淆在一起。

  ——黄永砅曾与卡地亚基金会有着长久的合作,他在西方世界的第一次就地创作正是从卡地亚基金会的驻留项目开始,并在“对树木的抢救”中发展出一套隐喻和象征的语法。

  ——张恩利的作品中,“树”充当着很多不同的角色:是风,是诗,也可能是人物。展览中展出的张恩利的四张作品仿若一组老人的肖像。这些没有叶子,饱经沧桑的树干虽然已经年迈,却仍然展示出各自的幽默和自信的性格,好像在向观众讲述着他们年轻时的各种曲折而奇特的经历。

  ——意大利建筑师斯特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和他的上海团队为展览特别创作的装置作品,邀请观众探索“垂直森林城市”理念。在他的方案里,新一代高层城市建筑被树叶和植物完全覆盖,从而推进了建筑与自然在城市空间中的共生关系。

  作为“树,树”展览的学术支撑,展览特别编撰了中英文两本画册。画册收录近500幅图片以及多篇学术文章,结合来自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和建筑师的作品,让读者沉浸在树木的美丽、独特和富饶之景中。


  据悉,此次展览于今日(7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期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举办一系列特别活动,包括放映、讲座和表演等。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