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三喜
(作者杨三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时事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江苏南通,一对夫妻拉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到派出所,要求警察把他抓起来。民警细问之下得知,原来男孩是他们的儿子,为去同学家玩偷拿父母100块钱。在民警的耐心教育下,男孩认识到错误向父母道歉,并将剩余50元归还。
这对家长的做法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觉得偷钱是犯法行为,家长的做法是从小就告诉孩子偷窃是不对的,让他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更多的人觉得,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做法过激了,可能会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从报道来看,警察也不太认同家长的做法。民警批评教育孩子后,也对家长进行了教育,认为应采取更合理的方式,不应让孩子害怕警察。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偷盗涉嫌违法,将偷盗者交给警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家庭之内,孩子偷拿了父母的100元钱,还不至于上纲上线到“违法”的程度。在家庭内部批评孩子,引导他认识到偷拿父母的钱是不对的,及时纠正他的错误就可以了,不必兴师动众地送到派出所,用警察的权威来吓唬孩子。
因此,从本质上讲,这不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家庭教育问题。家长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孩子为什么要用“偷”的方式,而不是用正常的方式找父母要?孩子去同学家玩的需求是不是合理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不是因为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一些正当合理的需求,才让孩子采用偷钱的方式?
与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度宠溺相比,这对父母严肃认真对待孩子错误行为,严格要求孩子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是过犹不及,不恰当的方式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受到伤害。
现实中,很多家长都喜欢用警察等职业来吓唬孩子。“不听话就把你交给派出所,喊警察把你抓走!”这类说法可能很多孩子都听到过。没想到的是,还真有付诸实践的家长。媒体曾报道,四川成都的一个母亲就把不听话的孩子送到了派出所,“孩子最近很不听话,想让民警配合吓唬一下孩子”。这种做法无疑让人啼笑皆非。
一方面,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另一方面,警察的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是,遇到困难或危险第一时间找警察。动辄拿警察来吓唬孩子,不仅占用警务资源,也可能破坏警察在孩子心目中的正义形象,让孩子误以为警察是“抓小孩”的,而不是“帮小孩”的。等到真正遇到困难或者危险,需要找警察帮助的时候反倒不敢找警察了。
概而言之,家庭教育应该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而不应该让孩子觉得自己随时会被“坏人”抓走,处于恐惧之中。须知,吓唬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缺乏沟通的粗暴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在答复省人大代表的建议时表示,将在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待时机成熟在全省推行。“父母持证上岗”不是一个段子。虽然父母无证,孩子不会交给国家,但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当下,提升父母的家庭教育素养尤为重要。引导家长科学、理性育儿,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成长环境,无疑是缓解很多教育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