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从战火纷飞到河清海晏,初心不改的高龄党员如何看今日之中国?风华正茂的青年党员又当如何奋进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荔枝新闻推出《跨越时空的对话丨“00后”大学生党员对话老党员》系列报道,用信仰串联时空长河,以对话感悟初心、传承使命。
荔枝新闻上海工作部 记者/常瓅 摄像/夏天、陆廷霄 剪辑/周胜男 设计/叶如冰
今年年初,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上海,有40余位年逾百岁的新四军老战士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并很快收到了回信。
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期颐之年仍心系党史宣传教育,深厚的爱党之情令人感佩。
这群老战士中,有一位与党同龄,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现为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名誉会长,他就是顾海楼。
今年刚刚成为预备党员的唐上钦,来自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是标准的“00后”,和顾海楼的生长环境截然不同,他生逢盛世,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
想要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做贡献,是唐上钦入党的原因。他想知道:在战争年代,顾海楼爷爷是为什么入党呢?
入党誓词敲击内心:我要为群众服务
“初心就是在党的指引下,靠人民自己来劳动、创造这个世界,从而让中国振兴、发展。”说起自己的入党初衷,顾海楼眼神坚定。
顾海楼一家人住在上海的一处老居民区内,如今的他,眼睛老花、听力欠佳,但是说起入党故事和爱党之情逻辑清晰。“1941年,我20岁,八路军来到家里,告诉我,他们是共产党的部队。我问,‘共产党是什么?’他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翻身的’。”
1942年,顾海楼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回想起自己入党的那一天,顾海楼至今记得当时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宣读入党誓词时,一字一句都敲击着自己内心。“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要为群众服务。”
带着这样的信念,顾海楼开启了他“乘风破浪”的一生。抗日战争时,他送过鸡毛信,抢过敌人的粮,人送外号“顾大胆”。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带领修理公司为祖国造汽车。
顾海楼摄于1948年
1999年1月 顾海楼在纪念淮海战役胜利50周年大会上发言
一定要造出国产车:能修就能造!
说到动情处,顾海楼突然想起了些什么,他翻开一本杂志打开思绪,里面刊登着2019年他发表的《我为祖国造汽车》的故事。“新中国成立那会儿,我在上海市汽车修理厂工作,我们厂最早是修理各种车辆,但是没有国产车,都是国外的车,我不甘心。当时我相信只要有决心,就一定可以造出自己的国产车。能修就能造!”
顾海楼向唐上钦展示《大江南北》杂志
事实上,在那个年代想要把汽车造出来困难很多。因为汽车是一个综合型的机械,包括电气、化工、橡胶轮胎等等。但“工人们干劲非常大,一定要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响应中央号召,把汽车搞出来。”
正是因为不服输的决心、强有力的凝聚力,1958年,上海第一辆乘风牌030型三轮汽车整车终于试制成功。这为中国试制国产载重汽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增强了信心。
乘风牌030型三轮汽车
顾海楼的儿子顾宪也在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他拿起“交通牌”汽车试研成功的照片和唐上钦分享顾海楼统筹的第二辆车的创新,“这是第一辆国产四轮载重汽车,这辆车不仅增设了一排座位,发动产生的余温还可以作为蒸饭器,为随车搬运工人热饭菜。”
交通牌四轮汽车
在那个年代克服万难勇敢创新,这让唐上钦深受感动,他告诉顾爷爷,自己就读于同济大学,他所在的汽车学院“志远车队”今年完成了新一代原型车的设计制造,即将去参加比赛。顾海楼非常喜悦,止不住点赞,连连询问造车的细节。
百岁继续“乘风破浪”:为祖国高速发展自豪
一番关于车的交谈过后,桌边的一台老式收音机引起了唐上钦的注意,原来因为眼睛老花,顾海楼坚持每天从广播里听新闻、追热点,关注中国各方面的发展。
顾海楼常听的收音机
就在前不久,我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回忆起革命年代的艰苦岁月,到如今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喜人发展成就,顾海楼忍不住热泪盈眶。
顾海楼获得的部分勋章
虽然已百岁高龄,但顾海楼希望自己一直“乘风破浪”,他说自己不怕老,也不怕死,还要继续发光发热。
离休后,顾海楼作为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宣讲团成员,一刻也没有闲着。他为党员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讲述党史军史,让党的好传统好作风代代相传。说起年初给习近平总书记寄信的初衷,顾海楼说道,“我今年100岁,中国共产党今年也是100岁。我特别想在这个重要节点,祝福党的生日,感恩党的恩情,也汇报一下,40多年来,我们积极参加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的情况。”
百岁新四军老战士签名
研究会在1月20号把信发了出去,不到一个月,2月18号就收到了回信。收到回信时,整个研究会立刻沸腾起来。顾海楼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经历了革命战火考验洗礼的老战士,顾海楼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他热盼祖国繁荣昌盛,希望青年人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实现民族复兴梦。
(鸣谢: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