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减少建筑耗能,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行业低碳转型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的有关政策,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已纳入多地“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推动建筑节能迈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已然成为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头戏。
据介绍,城乡建设领域的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建筑内的供暖、炊事、生活热水等使用化石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建筑用电和工程建造使用建材产生的碳排放。随着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总量和占比将持续上升。
“建筑节能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十分突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此,国务院2016年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试点”;住建部2017年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设示范……在具备条件的园区、街区推动超低能耗建筑集中连片建设,鼓励开展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等重大项目示范。
从规划制定到政策落实,超低能耗建筑逐步成为建筑节能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近零能耗示范建筑、夏热冬暖地区首个零能耗建筑综合性办公楼——珠海兴业新能源产业研发楼、保留乡村生态的天友零舍近零能耗农宅示范项目、中德青岛生态园技术中心、河北高碑店列车新城等建筑,都采用了高性能新型围护结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智能建筑微能网及地源热泵等高新技术。
“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我国现已形成较为系统的节能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超低能耗建筑,是目前我国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最适宜、最优化的高品质建筑,即通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技术措施,采用高效能源设备,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能耗。在超低能耗建筑基础上,增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技术措施,可实现近零能耗、零碳建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时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发了外墙、门窗、新风一体机等核心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示范建筑80万平方米,研究成果规模化应用1000万平方米,带动100亿增量产业规模,将引领建筑节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国还建造完成全球首个全尺寸近零能耗建筑综合实验平台,围绕10项主题支持同时开展实验数量超过30个,实验点位超过1200个,通过全尺寸、长时间的科学实验,解决迈向零能耗建筑的关键技术问题。2019年,国际上本领域首部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颁布,首次界定了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等相关定义,明确了室内环境参数和建筑能耗指标的约束性控制指标,控制指标较现有标准提升50%~75%,填补了引领性建筑节能标准的技术空白。
“经过‘十三五’时期系统研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的技术标准体系,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迈向零能耗建筑的‘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可再生能源最大化’的技术路径。”为进一步推动超低、近零能耗建筑规模化推广,助力建筑领域碳达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徐伟建议,我国应按照目标导向、学科交叉、分类统筹、经济适用的原则,研究我国不同气候区的不同类型建筑物迈向零碳零能耗的科技统筹机制,将零碳零能耗建筑建设和推广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完善科研标准,攻克“卡脖子”技术,开展零碳建筑与社区研究,研究100%可再生能源供给情景下的建筑用能技术体系;尽快开展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零能耗建筑与社区试点示范工作,提升老旧小区建筑室内环境和舒适度,助力人民美好生活,节约建筑能源使用;布局“一带一路”,引领国际合作,使中国成为本领域国际合作的领头羊,推动中国零能耗建筑产品和产业布局国际市场。
“下一步,我国拟通过制定强制性标准,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水平,在适宜的气候区全面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为城乡建设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作出贡献。”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