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因地制宜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着力绘就一个个现实版的“富民兴村图”和一道道展示新农村魅力的风景线。
坚持科学布局方便生产生活
在农房建设布局中,涟水县注重围绕交通干道布点,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出行,张桥、联富、月塔等社区紧邻S327省道,大胡、苗荡等社区紧邻S326省道,浅集社区紧邻S235省道,三丰社区紧邻G233国道,义兴、前营、鲁渡等17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靠近县道;注重围绕既有公共服务设施布点,余圩、麻垛、同兴、义兴、前营等新型农村社区紧邻中小学、卫生院和商业街布点;注重围绕集镇布点,支持高沟、红窑两个国家级重点镇特色镇依托区位优势和完善的现代小城镇功能,兴建1000户以上的小城镇安置区,助力壮大县域副中心、打造高质量的区域增长极。《涟水县镇村布局规划》获评淮安市2020年度规划设计一等奖。
注重方案设计传承地域特色
走在涟水县红窑镇义兴社区,一排排江淮建筑风格的园林式住宅坐落在乡间,白墙黛瓦,树木葱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从破旧的老房子到如今的两层小楼房,我们全家人心里确实高兴。”村民张海涛对自己的新家赞不绝口。
涟水县优选懂得农村、热爱农村、有丰富农村规划设计经验的单位参与方案设计,聚焦资源禀赋、尊重农民意愿,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和乡风民俗,留下“乡土味、烟火气”。涟水县农村新型社区以江准风格为主,根据家庭人口设计了一层或两层一户一宅,房屋设计注重质感,粉墙黛瓦、简朴自然,并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辅房,便于传承农耕文化;将有价值建筑材料、树木和生产生活设施合理利用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留住历史文脉,让村庄充满乡愁。涟水县条河社区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完善配套设施满足群众需要
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是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为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近年来,涟水启动建设条河社区。社区服务中心配备有卫生院、文化大讲堂、群众大食堂、红白理事会与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抓产业的同时抓好移风易俗。以前村民大操大办现象很普遍,现在社区里提倡老百姓一切从简。”条河村党总支书记周玉俊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村社区建成、越来越多的百姓入住,公共服务必须同步跟上。涟水县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在建设中,均结合居住人口、需求实际完善配套,力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达到高标准。通过保障入住家庭就近入学、享受“15分钟医保服务圈”,加快完善党群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配套,让搬迁群众既“住得好”又“过得好”。条河、费庄等50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增设了幼儿园和农民大食堂,方便幼儿就近入园,尊重群众饮食习惯。高沟社区、红窑社区等均享有优质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资源。
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在位于涟水县保滩街道十堡村的百花园,鲜切花产销大户郑标,带领300多位农民围绕白菊、黄菊的种植加工,把鲜切花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忙的时候,采花、选花、装箱、发货,从早到晚都不得闲,亩均收益5万元以上。”郑标说,一年光给务工农民发工资就得600多万元。
涟水县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聚力培育了食用菌、中药材、瓜蒌、鲜切花、芦笋等一批优势新兴产业,以“农业+旅游”为引领,新培育万福葡萄主题创意农业、小乔生态景观主题创意农业等2个创意农业,建成涟水百花园、红窑金鸡坨生态农庄、保滩银果叶、大东瓦滩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涟水认真落实“一村一品一店”建设行动计划,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成1个省级农村电子示范镇、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社区),成集镇永锋村电商产业园运作模式成为江苏省典型。围绕做大做强优质稻米、设施蔬菜、高效林果、生态养殖等主导产业,涟水研究出台《涟水县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方案》,扶持种植有机稻米,在成集、南集、红窑、朱码等乡镇新发展有机稻米连片种植3000亩,打造了“安东米富”有机稻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