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支塘王淦昌故居 修缮后变身别样课堂

2021年06月23日 16:25:54 | 来源:看常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支塘镇南街的一排老房子里,掩映着一个三进的院落。整个院落坐东朝西,核心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皆为木质梁架结构,共有三进三院及一个侧厢。1982年的一天,一位派出所的同志领着几位外地来客走街串巷。在南街的一座木板房前,来客中的一位老人,端详片刻后激动地连声说:“就是这里,就是这里。”这位老人就是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如今,王老口中的“这里”经过修缮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步入支塘镇南街数百米,印有“王淦昌故居”五个字的门匾便映入眼帘。三进院落的第一进是门房,第二进是大厅,厅堂名为“三槐堂”,为木质梁架结构,房梁上的木雕和大厅内的地砖保存完好,里面有二层的侧厢楼房。“第三进才是正楼,其中楼下是饭厅、书房,楼上靠北的房间是王老的卧室。”王淦昌故居讲解员屠月琴介绍说,“王老的三个孩子就出生在这里,1925年至1936年的11年间,王老也生活在这里,修缮时根据他女儿的回忆将卧室复原。”

  王淦昌一生曾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192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首届本科班。1930年夏,王淦昌考取江苏省官费留学生,师从被爱因斯坦称为“德国的居里夫人”的著名女物理学家迈特纳。读博期间,王淦昌听了很多前沿的物理学讲座后,想到用一个新的实验方法“捕获”中子。遗憾的是,他两次向导师迈特纳建议,两次被否定。后来,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用相同的方法捕获了中子,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王淦昌第一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36年10月,王淦昌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的邀请,到国立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成为浙大最年轻的教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浙大西迁办学。西迁期间,王淦昌坚持教学与实验研究,培养了李政道、程开甲、叶笃正等学生。由于没有条件做实验,王淦昌就撰写论文。1941年,他的《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一文在美国《物理学评论》发表,轰动世界。后来,美国科学家根据这个实验方法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王淦昌第二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50年,王淦昌奉调北京,参加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筹建工作。1955年,他被聘为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他赴苏联参加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成立会议,会后留任研究员。后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被选为副所长。在这期间,他带领研究小组在4万多张底片中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个科研成果轰动了世界,100多个著名科研院所专门发来贺电。但是,由于当时东西方对立,这项成果不能参加诺贝尔奖的评选。这是王淦昌第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王淦昌事迹陈列馆里陈列着王淦昌获得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61年4月3日,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刘杰紧急约见王淦昌,请他领导原子弹的研制任务。当时,王淦昌有很多话想说,但最后只说了一句:“我愿以身许国。”从此,王淦昌化名王京,隐姓埋名整整17年。世界上少了一个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多了一个两弹元勋。

  在支塘镇南街的石板路上,沓沓的脚步声里,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追寻王老的足迹。记者注意到,在王淦昌故居的参观者签名本上,6月11日至16日短短的6天时间里,苏州太平街道聚金村村民、徐州市民、苏州大学师生、昆山市民等近200人前来参观。潜移默化中,王老的精神、品质吸引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