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绿富同兴”见证大国担当

2021年06月18日 11:28:5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被喻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典范,一度严重沙化的科尔沁草原重披绿装,曾经的“不毛之地”毛乌素沙地筑起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昔日“狂风一起,黄沙漫天”的内蒙古多伦县成为京津冀地区人们青睐的避暑胜地……今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们见证了生命绝地上种出的“绿色奇迹”,也当坚定走好荒漠化防治之路的决心。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荒漠化防治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作为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沙地沙漠生态修复治理。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理论,到强调“要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再到推动“对青藏高原空气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荒漠化防治记在心里、抓在手上。

  念兹在兹,必有回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取得了荒漠化防治的突出成效。2020年,我国完成造林677万公顷,森林抚育837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283万公顷、防沙治沙209.6万公顷,天然林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国,基本实现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的目标。事实上,我国荒漠生态持续稳定向好。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均保持缩减态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

  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担当。推进荒漠化防治,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大事,也是造福人民的好事。以库布其沙漠治理为例,经过30多年治理,库布其沙漠林草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3%,森林覆盖率达到15.7%。在库布其沙漠南段的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全村土地面积32万亩,曾经是“茫茫万亩沙,从来无片瓦”的景象,如今村里林地总面积达19.2万亩,其中沙柳种植面积最大,2019年村里仅柳苗销售收入就达120万元,营造了绿富同兴的良好局面。一片片樟子松、沙柳、柠条、花棒绿意盎然,牢牢拴住脚底黄沙;一群群牛羊进了棚圈、舍饲圈养,富民产业既治沙又治穷……中国的荒漠化治理成效在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等地得到鲜活呈现。

  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36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更严峻的是,荒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担当,也收获了“绿富同兴”的中国方案。正如国际社会纷纷点赞的那样,“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责任面前不推卸,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防沙治沙探索,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积累了“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法律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防沙治沙宝贵经验,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旱的成功典范,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为契机,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防沙治沙问题上,共享防沙治沙的中国方案,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世界将如中国一样创造更多的“绿色奇迹”。(艾佩韦)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