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家书:彭雪枫——理想与爱皆当不朽

2021年06月15日 11:44:34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坚定的理想信念,杰出的军事才华,赤诚的革命爱情……时至今日,仍然令人肃然起敬。本期的辉煌足迹,就让我们通过他写给妻子的87封家信,来共同认识被誉为“文武兼备、一代英才”的彭雪枫将军。

  彭雪枫,1907年生,河南省镇平县人。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先后参加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等著名战役。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彭雪枫任四师师长。此后三年抗战岁月中,彭雪枫指挥军队,与日伪军进行了数百次的战斗。

  “也就是在这时期,彭雪枫和林颖相识了。1941年9月,彭雪枫和林颖在新四军四师师部(驻地)半城镇结婚了。”宿迁市泗洪县雪枫墓园管理处主任樊德军说。

  革命者的爱情,早已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新婚后第三天,时任淮宝(今洪泽县)县委妇女部长的林颖就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半城、淮宝,只相隔一片洪泽湖,但两人却很少有时间去探望对方,只能通过书信互诉衷肠。从相识到牺牲三年多的时间里,彭雪枫共给林颖写了87封饱含深情的书信。

  “林颖婚后的第一个生日,和彭雪枫也是相隔两地。彭雪枫给妻子写信,并和信一起送给她一本《斯大林传》,在扉页上写上这样一句话:‘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爱,一如我们忠诚坦白之对于党’。”宿迁市泗洪县雪枫墓园管理处主任樊德军说。

  一封封家书中,两人谈得最多的,是学习、时事、工作。有对理想伴侣的期许:“她的党性,品格和才能,应当是纯洁,忠诚,坚定而又豪爽。”(1941.9.4)有对爱人多读书、多进步的嘱托:“我恨不得将最著名作品于最短时间一齐装进头脑里去……我希望我的最亲爱的人,同样有此抱负!”(1942.12.3)有真挚、热烈的牵挂:“月夜朝露,缺一密谈良伴如裕群,为憾事耳!”(1942.5.10)这些信件,也成为彭雪枫带领新四军将士,一次次南征北战的珍贵纪录。

  “我们于上月廿八之夜,由山郭家经浮山镇渡河到泗南来,为的是更便于指挥部队……”

  这封信,写于1942年12月3日。1942年11月13日至12月15日,日伪军集中七千余人的兵力,对淮北苏皖边区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企图歼灭新四军四师主力。面对人数、武器均处于优势的敌军,彭雪枫采取巧妙灵活的游击战术,率领部队昼伏夜出,经过33天,粉碎了敌伪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扫荡”,赢取重大胜利。

  “我英勇战士猛掷手榴弹一百余枚,并以机枪交叉扫射,确实杀伤鬼子六十余名,实在痛快!……这一仗给敌人打击最大,老百姓轰传后也越发厉害!都说新四军的计策高妙,打仗能干……”

  信件的字里行间,都是将自己的一切献身给党和人民的忘我精神和执着坚守,直至生命最后一刻。1944年8月,彭雪枫奉命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与国民党顽军作战时壮烈牺牲,时年37岁。

  后来,彭雪枫将军被安葬在新四军四师驻地--泗洪县半城镇大王庄,英魂长眠洪泽湖畔。80年前,彭雪枫就是在这里,与妻子林颖隔湖相望,以信传情、言志,为共同的革命理想并肩战斗。80年后的今天,他的精神依然留在江苏大地,激励更多的人敢闯敢拼、奋发向上。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