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在雨花台区冯韦村的三座唐代墓中发掘的低温釉陶雕塑,体现了大运河所带来的南北文化交流成果。 南报融媒体特派记者 王婕妤摄
历时600多天建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宣布,将于6月16日对外开馆。昨天,记者提前探馆,万余件文物书写的中国大运河“百科全书”中,不仅能看到不少南京元素,南京出土的具有大运河元素的罕见文物也即将亮相。
古汴河河道直接搬进展厅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扬州三湾古运河畔,以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主要包括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个部分,力求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充分彰显大运河的千年底蕴、时代价值、当代形象。博物馆由南京博物院负责运营,从前期选址到如今的布展,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全程参与其中。
龚良告诉记者,目前已征集到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并设置“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和“运河上的舟楫”“世界运河与运河城市”等9个专题展览,生动展现了中国大运河在国家治理、文化融合、对外交往、河工技术、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中国智慧。
在展览中,诸多大型文物的展陈,给博物馆带来了历史的厚重感。最为震撼的是,开封州桥遗址古汴河河道剖面被直接搬进了展厅。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被称为汴河,龚良介绍,这“片”河道长25米,高8米,在展厅中犹如一面巨大的墙,“考古人员清晰地用线标出了从隋唐直到明清的地层,仔细分辨就会发现,国家统一且强盛时河道宽且深,国家分裂且衰弱时河道浅且窄,这就是大运河与国运息息相关的实物证明。”
此外,唐墓、宋窑甚至两座唐代船型墓葬,也都被搬进了博物馆。由于体量巨大,在运输的过程中,甚至拆掉了博物馆部分墙体,最终让文物能最终在此“安家”。
南京罕见文物勾勒大运河水运交通
对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陈文物的选择,龚良解释说,不希望单单呈现运河及运河沿岸考古出土的文物,而是将主题定位为“运河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博物展陈,“这个博物馆既要能够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艺术,又要能让大家看到沿岸的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幸福生活状态。”
在这样的选择标准下,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拓展城市之一,南京元素也成为博物馆的一大亮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博物总馆一套罕见文物充分体现了大运河所带来的南北文化交流,即将亮相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这是一套在雨花台区冯韦村的三座唐代墓中发掘的一套低温釉陶。“通过铭文砖可以推断,这座墓葬建于唐初的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负责该考古发掘项目的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副研究馆员陈大海告诉记者,墓葬从结构、出土文物等方面都呈现出北方独特的隋唐风,“其中,镇墓兽、载物骆驼、武士俑、胡人俑这些低温釉陶是唐三彩的前身,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而这样的低温釉陶在当时的南京是造不出来的,只有隋唐的两京地区才有,明显是从洛阳经过大运河的水运来到的南京。”
在发掘中,陈大海还发现,这批釉陶的烧具都是从北方运来的,“后来我们也在洛阳周边发现了类似的窑。”不仅仅是南京,包括江南地区,此前类似文物都极少。一套从北方到南京的精美陪葬品,不仅勾勒出大运河的水运交通,也呈现出墓主的精致生活。
在博物馆中感受乘风破浪
如果沧桑运河之历史沿革、水利工程之巧夺天工、国家管理之天下转漕、万民生业之流蕴风物展示的都是历史文化,那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大量沉浸式体验,则从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体验多个维度让观众身临其境,开启一场穿越唐、宋、明、清的时空之旅。
走上一条沙飞船,甚至可以感受一回在运河上的乘风破浪。龚良介绍,沙飞船是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舫船,也称“迎船”“楼船”,是大户人家娶亲或看戏之船。观众站在船头,通过全方位立体投影,模拟坐船沿着运河扬帆远行,两岸田园风光和繁华城镇美不胜收,甚至颇有晕眩之感。“这些全息影像中的景色都是沿岸真实存在的。”龚良笑道,“会晕船就表示这个展览成功了。”
通过引入“科技+艺术+文化”的裸眼技术理念,突出声、光、电、形、色等方面的流动效果,龚良介绍:“我们希望博物馆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沿岸百姓文化休闲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