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一辈子农民,现在土地也包出去了,人也住进楼房了,居住条件是好了,但没点地种种弄弄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是啊,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活也少了,农闲的时候大家只能聚在一起打打牌,也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你们说的那机械,我都还不会用嘞,每次都要请城里专家来帮忙。”……
农房改善,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但也改变了乡亲的生活习惯,如何让搬进“新家”的乡亲们住得好、住得舒心、住得幸福?
宿豫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开展“党旗飘扬 幸福农房”专项行动,着力破解农房改善“后半篇”堵点痛点。通过“我说我家”议事会、“农技轻骑兵”志愿服务、“百姓大舞台”等载体,推动基础设施向新型农村社区拓展,优质公共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延伸,各类资源向新型农村社区集聚,持续解决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发展新面貌。
“我说我家”让农房靓起来
“前段时间老头子去参加村里的“我说我家”议事会,希望村里也能像城里一样弄些运动器材,这不,没多久我们就用上了”在振友社区村民活动广场,村民王奶奶正高兴地和几个老邻居在用运动器材锻炼身体。王奶奶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些运动器材,他们就更喜欢这个“新家”了。“新房建好后我们一开始住的还不习惯,后来通过‘我说我家’议事会,大家的意见大部分都被采纳了,现在运动广场也有了、门前小菜园也留了、爱心食堂也有了,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王奶奶口中的幸福生活在宿豫乡村并非个例。据了解,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宿豫在全区村居社区推广“我说我家”议事会,各村居社区围绕“学党史 看村史 议家史”主题,组织党员群众同堂学党史,同心看村史、同台议村事,收集群众意见,对接申请“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满足群众期盼,扮靓宿豫“农房”。
“通过搭建“我说我家”议事平台,将群众对“家”的需求和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资源对接,推动资源下沉,完善村居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同时,也让群众在“学党史悟思想”中,提高了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人翁意识”,让党员干部在“学党史办实事”中,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家园”向往的初心使命。
“农技轻骑兵”让农业香起来
“夏天正是梨树幼果膨大和花芽分化的时期,抓好现阶段的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今年的挂果丰收。这也是来年丰产的关键。”在梨园湾社区百年梨园里,“老梨树下的宣讲队”党员志愿者、社区产业发展岗负责人李万先正给梨农们讲授梨树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充分利用“老梨树下的宣讲队”“不梨不弃”等志愿服务队,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农技培训有机结合。梨园湾社区通过外出学习、专家授课、现场培训等形式开展高校农业种养技术培训服务,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把农业技术从课堂送到田间地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宿豫各村居社区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结合“我为党徽添光彩”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农技专家等组建“美蒿农业”“兴瓜瓜”等“农技轻骑兵”志愿服务队38只,结合各村实际组织开展农机上门、农肥直销直购、直播买菜等为民办实事活动,不断提高种植户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使用便捷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村村农田里飘出致富“香”。
“百姓大舞台”让乡民乐起来
“过河收费!农民2元,工人3元,村干部5元……”在仰化镇小镇客厅百姓大舞台上,一场以“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正在精彩上演。柳琴小戏《调研路上》讲述了一名老党员多年来坚守初心坚持摆渡护两岸百姓通行感人的故事,精湛的表演技巧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又能听曲又学知识,希望这种活动多一些。”
丰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依托“百姓大舞台”,结合“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百部红色电影展映等品牌活动,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各新型农村社区开展“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据悉,宿豫开展各类活动830余场,受众8450余人。
此外,宿豫还通过党史知识“小喇叭”、“草根”宣讲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让更多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