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长”发力连云港换新颜 生态福利提升幸福指数

2021年06月02日 10:36:21 | 来源:连云港手机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市深入开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工作,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以河长、湾长、流域长、点位长、断面长“五长制”为抓手,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2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及15条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五类,PM2.5浓度和空气优良率持续改善,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生态美正在成为每一位港城人民触手可及的幸福。

  记者 杨尚仙:我现在位于东盐河河滨公园,一早便有很多市民走进这里,开启一天的晨练时光,如今,随着我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享受到家门口的美好风光。

  市民张女士常年在东盐河附近生活,谈及周边的环境变迁,她感触颇深,以前的东盐河水质污染问题严重,每到夏天,水体散发出的气味常常让附近居民避而远之,而如今,昔日的问题水体已经摇身变为老百姓健身娱乐的休闲场所,已然成为附近居民的后花园。

  张英 市民:我的感受就是,现在河水变得很清澈,环境也很好,器材很健全,人的各方面精神面貌也很好,我觉得很幸福。

  东盐河水体的持续向好,得益于河长制在我市大力推行和有效落实。“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把河长制工作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深化河长和断面长“双长制”履职尽责,大力推进治水制度机制创新,实施流域长制,以解决突出河库问题为抓手,推动治水要素集聚,治水资源整合,全市河库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入海河流平均水质全部消除劣类,6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及优类比例均为100%,其中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考核全省第一。

  邵润泽 市河长办综合处处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我们严格按照 “控源、截污、清淤、活水、绿岸、管理”治水思路,以河湖保护战、碧水保卫战为引领,紧紧围绕幸福河湖建设这一最大目标,加大河库治理力度,对全市82条骨干河道、167座水库快速推进生态修复建设,推动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让每条河道都能成为群众身边的幸福河。

  我市作为临海城市,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上,以实施海州湾“湾长制”为抓手,大力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开展入海河流水质达标攻坚,实施重要入海河口邻近海域生态修复,排查入海排污口及污染源并启动溯源整治,强力推进海岸沿线化工行业整治,一大批规模小,污染重,危险大的不达标企业被关停,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张晴 市生态环境局自然处副处长:深化“湾长制”建设,坚持陆海统筹、区域联动、协同治理,切实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优先保护 从严开发”,严格落实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积极探索沿海困难立地植树造林,发展绿色海洋经济,着力打造“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为逐步实现我市大气环境华丽蝶变,近年来,我市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强化顶层设计,精准管控大气,在全省率先建立空气质量“点位长”制度,压实县区、镇街大气污染防治的属地职责。“十三五”以来,我市PM2.5浓度持续改善,较2015年下降32.7%,空气优良率较2015年提升9.9个百分点。

  李秋瞳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负责人:近年来,我市全面加速大气治理的步伐,围绕“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等重点领域探寻减排空间,建立大气点位长制度,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全市PM2.5浓度37微克/立方米,优良率81.1%,两张指标均创历史最优值。

  水、大气、土壤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环境质量提升一点,港城市民的幸福指数便会提高一点,逐渐向好的生态环境,汇聚起港城人民共同美好的家园,也为港城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中,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境界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