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在桂林市全州县,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特约评论员/丁恒情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文章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其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这个根脉的“大部头”就是历史,而学习教育正是深刻认识这个根脉的重要途径。我们党历来重视历史的学习教育,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以更好地走向未来。“四史”记录着中国人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奋斗历程,揭示着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蕴含着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鼓舞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追寻历史根脉,倾听历史回响,方能找准历史方位与前进目标,让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力量更加澎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历史忠实地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刻印着奔跑追梦的沧海桑田,也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蕴含在“四史”之中。学好“四史”,把握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中华儿女开拓创新、自强不息、斗志昂扬,我们的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历史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指示着未来的方向。毛泽东曾告诫全党:“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翻开“四史”,从井冈山的探索到长征奇迹,从小岗村的“18个红手印”到深圳的“拓荒牛”,当中蕴藏着许多“大道理”和“大智慧”。学习“四史”,就是要让历史之光照进现实,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历史中汲取治病救人的良方,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以更深远的历史眼光来看问题,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现在到了哪里,今后要往哪里去,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就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激荡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历史交汇点,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还有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学好“四史”,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让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定能凝聚起开拓前进的磅礴伟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