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是江都人,父亲去世,母亲为智力一级残疾,他的日常生活都由爷爷照顾。去年10月,江都区开展了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工作,将其纳入了困境儿童三类(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每月享受困境儿童生活补贴1113元。今年小凡已17岁,民政工作人员说,生活补贴可一直发放到他大学毕业。凡凡的爷爷高兴地说:“这孩子生活暂时不用愁了,政府就是他的爸爸妈妈!”
近年来,扬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合力。“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全市2300名农村留守儿童、8138名困境儿童今年将享受到哪些新福利?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1
困境儿童生活费补贴将再次增长
困境儿童指不满18周岁,因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帮助的儿童。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负责人说,扬州市目前将困境儿童分为六类:孤儿,父母监护缺失的儿童,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的儿童,重残、重病及流浪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其他需要帮助的儿童。
“目前,全市正联合财政部门落实提标工作,今年7月1日起,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父母监护缺失儿童、父母无力履行监护职责以及重病重残儿童的月生活费补贴标准,分别不低于2760、1980、1584、1188、990元。”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副处长韩红红说。“通过分类救助,确保将政府和社会的关心落实到每一个困境儿童身上,让他们吃好饭、上好学、看好病、维好权。”
针对困境儿童家庭主动申报能力弱、基层儿童工作者力量不足等问题,市民政局在全市开展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工作,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联合“儿童主任”对困境儿童逐一入户核查,主动送政策上门。对已纳入残疾人两补、最低生活保障但未达到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的1480名儿童进行补差。
2
全市建成60个儿童“关爱之家”
温暖、完备、专业、多元、精准,这五个关键词就是扬州儿童“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的重点。近日,扬州“关爱之家”建设得到了省民政厅好评,认为扬州模式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
“按照规划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的模式,将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分解为5年任务清单,并纳入市委、市政府‘民政服务民生十大工程’,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验收。”市民政局儿童保护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已累计投入647万元建成了60个儿童“关爱之家”。
在邗江区西湖镇儿童“关爱之家”,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开展亲子互动、观影、读书等活动。邗江区民政局儿童福利和社会工作科相关负责人说,“关爱之家”现面向18岁以下的孩子开放。
韩红红说,为进一步推动儿童“关爱之家”高质量运营,我市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儿童关爱之家“五个一”建设的意见》,选好一个领头人、建好一个活动场所、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运营制度、引进一家专业社会组织、培育一支志愿者团队,实现了儿童“关爱之家”一体化保障、规范化推进、项目化服务、常态化运营。
3
开通12345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
4月1日起,扬州市在江苏省率先开通12345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无人监护或监护缺失、生活无着流浪乞讨、重病重残致生活困难等情况,市民群众和未成年人本人均可拨打12345热线求助。
韩红红说,热线设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的六大功能,分别是儿童救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流浪乞讨儿童救助服务;各类未成年人权益维护服务;儿童心理问题疏导、情绪抚慰等服务;儿童生活困难求助转接、协调服务;其他涉及民政部门职责的儿童救助保护服务。热线的运行模式为,统一平台、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级介入、限时办理、统一回复。市未保中心还开设了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专席,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负责接听热线电话。
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有亮说,下一步,市政务办将持续做好未保热线专席接听、政策解答、个案工单转派等服务,建立完善与民政、公安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部门的高效联动机制,用心用情用劲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让热线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