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三省一市这片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奇迹和故事。行走其间,可以感受到这片热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状态、新进展、新亮点。
我们不妨从一处小镇、一个二维码、一座桥来透视长三角一体化深度融合的不同路径,来感受一体化怎么样把“问号”变为“惊叹号”。
一镇: “链接”产业协同一体化
无人驾驶全自动泊车入库, AR鹰眼实时监测道路拥堵, 后台调整红绿灯时长……这些场景在中国南山·无锡车联网小镇已经实现。
在小镇的博世智能网联创新体验中心内,工作人员展现了全球领先的全自动代客泊车技术。
中国南山·无锡车联网小镇是国内首个以“车联网”产业为特色的小镇,主要围绕车联网产业生态圈建设“一基地、两中心、多场景”,即一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产业基地”,一个“车联网数据、产业运营中心和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展示中心”,一批“车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场景”,打造“车・路”智能为核心、智能网联为目标、具有无锡特色的车联网产业集聚区。
小镇负责人、深南(无锡)车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甄鸿波介绍,无锡车联网小镇目前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地都已经互联互通,并与上海虹桥、嘉定等区域已签署相关协议,未来有望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长三角一体化使我们的业务可以拓展到更多城市,吸纳更多人才,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平台作用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
作为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唯一的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已经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城市及C-V2X应用示范区,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累计完成600个路口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覆盖超350平方公里。
车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长三角三省一市已签订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推动区域内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数据共享与测试结果互认。与此同时,沪苏浙皖相关政府部门、车企、研究院、高校密切展开合作。产业协同赋能一体化,长三角三省一市正在共同建设国家级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
一码:“链接”数字赋能一体化
在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记者现场“扫一扫”牛奶包装上的“浙食链”二维码,可以看到这包奶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检验检疫报告、预包装食品生产加工等各种信息。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闫艳荣表示,“‘浙食链’不仅能够向外展示,它还包含了‘阳光工厂’的监管和监控,对倒逼企业质量再升级等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这是浙江数字化改革的成果之一。今年3月上线运行的“浙食链”系统,是以生产(流通)源头管控为起点,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多跨协同机制,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信息数据库,归集食品从农田(车间)到餐桌全过程生产流通交易数据,实现数据“一库集中”。杭州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啸涛介绍,“它把原来只有企业自己掌握的信息向消费者公开,让老百姓对数字化改革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浙食链”不仅惠及浙江居民,它在开发过程中就已经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系统上链企业中已有1670家企业基本实现长三角食品安全追溯一体化。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协调处处长顾文海介绍,“一码追溯”,未来可以迅速定位长三角地区问题企业及产品,跨省协同核查处置,发出预警。
目前已经开发完成“浙食链”数据接口,在上海、杭州、无锡、南京、宁波、合肥6个长三角城市试点,选择猪肉、大豆油、配方乳粉等6大类10个品种,推动追溯信息覆盖率、上传率100%。
推动“浙食链”技术走向长三角甚至全国,建立商品数据跨省互认协同机制至关重要。当地相关人员表示,“一旦在长三角甚至更广范围内打通数据通道,便可将数据直接接入‘浙食链’系统,从而实现更广范围内的一码追溯,以数字化驱动一体化,推进长三角数据整合与开放共享。”
一桥:“链接”行政审批一体化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位于上海青浦、苏州吴江交界处的元荡湖,有一个“网红打卡点”——元荡慢行景观桥。这条585米长的景观桥蜿蜒如带,横卧在元荡湖面上。而这座桥的故事,折射着长三角融合共进的力量。
江苏吴江汾湖高新区建设局副局长胡迎东介绍,以前青浦或吴江居民如果想到对岸去,需要绕道318国道。“这个圈子一兜就是40多分钟。”
起初,为了方便居民出行,汾湖方面曾打算修一条8米宽的村级公路。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以后两地来往更频繁,村级公路必然无法满足需求,大家商量下来决定要修通一条双向四车道省际公路。而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两地规划不统一、道路性质不统一、标准不统一、审批不统一、建设计划不统一。
元荡9.93平方公里湖面属于吴江,2.97平方公里属于上海,属于典型的跨界水体,这给审批带来了难题。类似的跨省界工程,在政策法规上是空白,并无先例可循。示范区执委会与两地多部门跨越重重困难,逐步建立起跨界多部门“融合建设”的体制机制。最终,项目由苏州委托上海进行审批,按照最优标准报送材料,行政审批许可盖上海和苏州的两个章,实现“共同审批”“共同监管”。
审批只是第一道关,建设中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比如,按照“一体化”的标准改建就是另一个难题。青浦、吴江虽隔湖相望,但两地道路的外观、设计等有许多不同。参与当时规划建设的工作人员说,“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无数次。”每次对接会上,大家都直面问题,各抒己见,找出最优解决方案。有时会有热烈的讨论和争执,但讨论过后彼此更有默契。在一次次的讨论中,方案不断被优化。
而连通两地的元荡路的建成,使得过去的东航路-康力大道省际断头路联通了。如今,从吴江汾湖到青浦金泽的车程由原来的 40 多分钟缩短到 5 分钟。而元荡湖上架起的这座慢行景观桥更是成了两地居民都爱去的“网红打卡地”。站在桥上,一脚在江苏,一脚在上海,实现了上海青浦与江苏吴江的步行跨越。
汾湖高新区建设局副局长胡迎东感慨道:“上周末,看到金泽的一对老夫妻,老骑着电瓶三轮车的老头后面带着自己的夫人,开到这个桥上来欣赏两边的风景,老百姓切身体会到了幸福感和融合发展带来的获得感。”
初夏的微风拂过,清澈的湖面上,这座静静伫立的桥,不单单缩短了空间距离,更是将两地人民的心紧密连在一起。关于长三角一体化,曾经的问号更多地变为了惊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