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 红色追寻:朱杏南故居

2021年05月20日 10:24:20 | 来源:江阴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0年前的今天,戴着手铐和脚镣的朱杏南昂首挺胸走向刑场,枪声响起,他伟岸的身躯倒下,可他忠心奉献的事业却一直在持续……

  5月18日,小编走进朱杏南故居,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红色名片

  位于临港开发区夏港街道万安路上的朱杏南故居,是一座三间两侧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别致的清雅庭院、精美的雕窗楼阁,显示出当年朱杏南家殷实的家底。该处老宅既是朱杏南早年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后来进行革命斗争的场所。

  忠魂凌青云,丹心照千秋。故居内摆放着的照片、图画、烈士遗物等,真实地再现了朱杏南的成长历程和革命斗争史。一份份珍贵的史料,向后人诉说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黑暗中高举革命旗帜进行血与火的抗争历史。

  红色故事

  朱杏南的祖父朱玉诚在夏港开设朱升泰米行,积资买下500余亩田产,是当时夏港镇上的富人。朱杏南很早就接受新思想,五四运动后开始组织社会活动。

  1921年,他联络青年志士吴直南、吴志刚、吴文藻等十余人,成立“夏港同志会”,会址就设在自己家中。在朱杏南故居内,陈列着当年工人修复故居时在阁楼上发现的几把小刺刀,背后隐含的当年朱杏南所面临的危险处境,让前来参观的市民尤为触动。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朱杏南经钱振标介绍加入国民党。1926年,朱杏南深感国民党政府腐败,愤然离开国民党江阴县夏港区党部。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于当年3月在中共江阴独立支部主办的江阴农民运动训练班学习。同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公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顿时,举国上下,一片腥风血雨。面对反动派的屠刀,朱杏南坚持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1928年3月21日晚,时任中共江阴县委委员的朱杏南参与领导了东乡的峭岐暴动,打垮了驻地警察和地主武装,清算了地主恶霸。随后,他被国民党悬赏1000块大洋通缉。

  随着夏港的白色恐怖愈加严重,鉴于朱杏南在江阴无法立足,1929年春,党组织把他调至吴县担任县委书记。他化名黄春涛,与妻子申蕴珍一同前往吴县。1930年9月,朱杏南在苏州联系工作时不幸被捕,之后,虽历经各种酷刑,并由国民党省党部、县党部、县政府、监察局、苏州驻军五方会审,但朱杏南坚贞不屈。最后,朱杏南被转送至南京国民党军政部陆军署军法司监狱。1931年5月19日,朱杏南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朱杏南在狱中与妻子见最后一面时,递出了遗书,上面这样写道:“我这种结果,你们不应当悲伤而应该引为无上光荣啊……你们今后应该处处去找光明和快乐的路,运用自由民主的权威,将今社会的一切伪道德都打破……”朱杏南虽然牺牲了,但他的革命精神,却在江南大地播撒了火种,许多进步青年追随他的脚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红色精神

  今年以来,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夏港街道依托朱杏南故居,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寻访烈士印记”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走进故居,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伟大崛起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艰辛革命经历,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朱杏南的家人,更是继承烈士遗志,为中国革命事业而接续奋斗。朱杏南的独生女儿朱微明积极投身革命工作,后担任上海市文化局机要秘书等职。朱杏南的女婿张安友在新中国成立前是党的地下工作者,后担任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等职。朱杏南的侄女朱一,很早就走上了革命道路,曾在抗日根据地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农村工作和党群工作。朱杏南的外孙朱南说:“我的外公在狱中时给我母亲取名‘朱微明’,意思是天快要亮了,革命事业一定会成功。我有四个兄弟姐妹,本来都应该姓张。为了纪念外公,就把我和小妹改姓为‘朱’了。”

  “我相信外公心里一定明白,面对敌人密集的抓捕,逃脱是偶然的机会,被抓是必然的结局,所以他面对生命危险,心里如此淡定,准备如此充分,可以说对革命事业已经到了‘着迷’的程度。”朱南认为,外公身上最让他感到敬佩的是出身于富裕家庭,但参加革命的初心就是为了全国人民谋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不惜牺牲自己,“这份勇气和毅力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外公以生命为代价想要实现的理想,早已在江阴变成现实。我希望故乡夏港能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能过得越来越幸福快乐。”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