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身许三成山,兴耕六分田,坚守生态绿,惠民一水间。走进常州溧阳,这样令人心向往之的梦想画卷正徐徐展开,到溧阳,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5月17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联合采访团来到溧阳市十思园。这里曾是当年江苏省投资规模最大的(种植业)农业产业园,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以白茶、瓜果和苗木为主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载体,并进一步向安徽辐射,开启了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发展的民间探索。而这正是得益于“生态创新”所带来的价值转化。
赋值绿水青山 探索生态产品交易机制
溧阳所探索的“生态创新”,是指在区域竞合中以生态作为基础、变量、核心资源和比较优势,吸引产业、科技、人才等与其聚合裂变,带动城乡空间、公共服务、生活方式与其融合嬗变,系统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机制,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以生态推动区域分工协作、城市能级提升的创造性实践。
在溧阳市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展示馆,记者看到,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和生态容量指标交易制度已经建立运行。酒店服务业生态受益付费、水产养殖退出补偿、面源主体超限指标购买……在这样一个“生态银行”里面,绿水青山均实现了“赋值”。在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上,各种产品供需实现了相互对接,产品指标价格也实时透明,按区域进行浮动,企业、农户、政府等主体均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水质净化、容量扩容、生态修复、生态付费等交易。
“每一滴清洁水源、每一处生态景观都不是白白让我们受益的,它们都有自己的价值”,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李恒鹏表示,通过赋予自然要素市场属性,让生态产品消费者付费供给者受益,不仅可以通过市场交易促进生态资源优化配置,而且还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双向驱动。
推进生态补偿 打造区域绿色共同体
实际上,这种“生态补偿”的机制早已在苏皖协作中产生。位于溧阳市南八公里处的天目湖南临安徽广德市,西接安徽郎溪县,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是溧阳市沙河水库的重要水资源涵养区。而沙河水库的来水区主要是安徽广德、郎溪两县。近年来,溧阳市与广德、郎溪两县达成生态补偿机制,两县对来水区实施严格的保护政策,溧阳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这是江苏和安徽两省生态大保护县级政府层面的先行先试。
位于天目湖上游的郎溪县,是当地青虾养殖的主产区,长久以来对天目湖的来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如果我们不去谋求合作,那么当地老百姓会继续追求经济效益,这个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所以我们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原来的青虾养殖地租用下来,然后再以退耕还林等治理措施来退出养殖”,天目湖镇党委委员、农村工作局局长彭攀告诉记者。正是苏皖两地的一体化协作,为天目湖建立了缓冲的生态屏障,实现了生态发展的共治、共建、共享,目前,天目湖湿地公园内已查明植物类 263 种,动物类 284 种,生物多样性在整个苏南地区位居前列。
打通价值转化 引领聚合裂变新动能
“生态产品交易机制,是未来长三角合作的一个主要方向,我们想通过这种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方式、这种生态资源产品交易的方式来实现我们三地环保的共建”,溧阳市发改委副主任徐杰告诉记者。继2018年苏皖合作示范区获批后,2020年7月,溧阳市与安徽省广德市、郎溪县签署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框架协议。明确以生态容量评价体系为基础的市场化区域生态补偿模式作为机制创新的一部分,组建苏皖合作公司,签订跨界合作协议。逐步将生态产品交易试点经验推广到长三角“一岭六县”,推动省际交界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向系统治理和制度化治理转变。经测算与溧阳市实行本地治理相比,20年内可节约上千万元。
如今,由包括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安徽郎溪县、安徽广德市、江苏溧阳市、江苏宜兴市、浙江长兴县、浙江安吉县“一地六县”组成的长三角生态创新试验区,将探索成为生态创新价值转化的样板区,加快发展大旅游、大健康等绿色产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协作,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省级一体化先行区、创新成果承载区和长三角中轴枢纽区。
十思园阡陌纵横、葱郁茂密的茶园,正是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样板,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在苏皖合作的东风下,两地百姓均因“生态”二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安徽郎溪县下吴村通过发展茶产业,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820亩,成为了全乡唯一一个茶产业专业村。“等民宿和樱花树都发展起来,吸引更多长三角的客人来,预计每年收入还能增加30%-40%”,下吴村的“茶专家”吴定义告诉记者,他正准备搞茶旅一体,开办民宿和农家乐,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正所谓“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人人寿比南山”,通过共建、共治、共享,长三角正迎来“生态创新”的美好明天。
记者/唐宝妍
(江苏广电总台版权所有,拒绝一切形式删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