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以“县级为主、省级兜底”为原则,分配年度市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85亿元,并已全部下达市县,总规模比上年净增10亿元,全力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我们调整结构、有保有压,力求以政府‘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江苏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紧日子怎么过?好日子怎么来?财政改革创新如何发挥关键作用?记者就此多方采访,看85亿元如何换来更多的民生福祉。
来源:视觉中国
政府“紧日子”怎么过?——省级财力下沉、优先基层“三保”
“三保”资金直接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是百姓民生的“压舱石”,也是政府担当作为,促进各项政策实施的“助推器”。
近年来,省财政大力压减省本级支出等措施,加大对市县的财力支持,把基层“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2020年省财政预算安排本级自身支出下降6%,安排省对市县补助支出增长8%。记者获悉,今年,省财政新增“10亿”元,加大对市县基本财力的保障,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增加民生保障增支补助7亿元,进一步向财力困难地区倾斜;二是增加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2亿元,推动农村基层党建;三是增加减税补助1亿元,以减轻市县财政收支平衡压力。
“我们既做加法、也做减法,调整结构、有保有压,坚决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表现是增支,在收入增速放缓情况下,财政部门要打好“铁算盘”,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
市县财政更加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
“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市县财政积极加强项目预算管理。溧阳市财政局去年在年初预算压减11.74%的基础上,再压减一般性支出10%;同时,对可以节约的非重点支出全部收回,例如公园绿化养护项目,收回资金281万元。“财政支出应以民为本,民生优先。通过政府过紧日子‘做减法’,民生保障水平‘做加法’,用足用好每一分钱。”溧阳市财政局副局长施尧介绍,去年一年,溧阳增收节支资金总计6203万元,全部用于疫情防控、教育、社保等重点民生领域。
打好“铁算盘”,市县财政积极调整支出结构。2020年,连云港市对公务用车和大型设备购置、非急需的维修维护经费等全部予以压减,按照实事求是、可以承受,不搞攀比的原则提供财政保障,对人才专项资金、电子政务大数据建设、特色小镇奖补等专项资金压减比例达50%以上。据悉,2020年全市代编预算项目支出总体压减率达30.1%。“我们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并且对‘三保’预算执行进行监控,防范预算与执行‘两张皮’。”连云港市财政局预算处处长宋新亮说。
老百姓“好日子”怎么来——调整完善政策、财政保障到位
新增的10亿元中,有2亿元明确作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推动农村基层党建。这一笔资金,让老乡们的日子更有奔头,也让全面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以往一个村支书年均收入不到7万元,村集体运转经费不足4万元,极大阻碍了村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滨海县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张丹江告诉记者,2020年该县收到省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6314万元,为村里发展增足了“补给”和信心。与此同时,该县又另行安排13672万元用于村级运转“再保障”。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300个村居测算,当前每村平均投入66.62万元,远超每村38万元的省定标准。
这笔钱,能给村里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找到一位“明星”村书记——滨海县村八巨镇前案村党总支书记朱洪辉,去年12月,他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近7年来,他坚持不懈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建设巨绿家庭农场,引进广玉兰、紫薇、海棠等20多个苗木品种,为村里带来年均150万元的集体收入,帮助近200名农户脱贫奔小康。然而看看“领头羊”的“工资单”——2018年以前,朱洪辉的年收入不足7万元。“普通壮劳力出门务工也挣得比这多,更何况朱书记这样的能人!”村民许美珍感慨说,全村田间地头、张长李短的都离不开管事的人,村干部一年到头地忙,全凭责任感,撑起这“苦差”。
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村级组织选好“领头羊”,提高村干部待遇,才能为农村“留住”人才。依托补助,今年,滨海县村干部报酬共计投入1.35亿元,村支书年收入普遍涨至7.7万元,普通村干部年收入也涨至4.4万元,村干部的获得感提升了,也激发了村里干事创业的热情。此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以及县级农业农村建设发展类项目补助,还支持了全村新栽花卉2万株、道路绿化6公里、218户村民喜迁新居,礼堂、卫生间、菜场、公厕、村党群中心、村史馆等设施“焕然一新”,“真金白银”的补助,实打实地换来了“老乡”们的美好生活。
解决老百姓的难事、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三保”资金不断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暖意。去年,南京市雨花台区新增安排本级预算资金1200万元,率先出台六类困难群体民生兜底政策。家住雨花街道雨花社区的罗佳(化名),一对双胞胎儿子不久前被确诊为童年孤独症,每年康复治疗费就高达10万元,为照料孩子,夫妻二人无法安心工作,也没有固定生活来源。“街道帮我们申请了低保和临时救助,加上新的六类群体救助政策,还可以再减免近20%的医疗费用,解了燃眉之急!”罗佳(化名)激动地说。不折不扣“保民生”是项长期工作,据统计,2021年一季度雨花台全区六类困难群体生活救助金达49.94万元,平均每月惠及困难群众近700名。
深化财政改革创新,为民“理财”——全力护航“三保”
兜实“三保”底线,江苏各地不是“躺着等补助”,而是积极深化财政改革创新,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形成可持续的“三保”长效保障机制。
全力减轻基层包袱,滨海县近年来构建了“县镇分成”的财政体制。“我们尽可能地把财力向镇倾斜,而科、教、文、卫、社保等重点民生支出等全部由县级财政承担。”滨海县财政局副局长蒋耀武表示,2019年与2020年,县级财政安排3亿元资金将镇债务全部清零,让基层“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民生大事急事难事。
加强政策创新,无锡形成市—镇街直达资金模式。根据市区镇街财力、债务负担、农业转移人口等情况,对运转压力较大的镇街进行重点补助,并由市级财政直接下达,重点支持基层镇街“三保”、乡村振兴等方面支出,切实加强基层运转保障。“设立直接补助的目的就是要减少区级滞留、统筹,加快支出进度,提高使用效益。”无锡市财政局预算处处长蒋立辉表示,“直补”模式简化了资金分配下达过程,由镇街用于相关支出,并做好全过程跟踪监管,更加高效、更加安全。
坚持为人民理财的宗旨,泰兴市财政局调整完善市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市与乡镇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泰兴将园区当年超收财力的80%、非园区乡镇超收财力全部结算补助至各园区和乡镇,优先满足民生所需。据统计,泰兴财政2020年核减预算1.61亿元、调整支出方向2.91亿元,统筹用于民生重点领域补短板。“我们将努力让收入‘盘子’更充实、支出‘尺子’更精细,以过‘紧日子’的更实举措和成效回应发展之问、民生之问。”泰兴市财政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