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南的太平南路和长白街之间,有条不长的街道,名马府街。相传明朝时,这里曾居住着一个名叫马和(字三保)的宦官。历史上,宦官总会给人某些不好的印象。然而,这位太监公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他为人所知的还有另一个名字——郑和。
马府街以北的郑和纪念馆于1985年在马府旧址上建成,旁边的郑和公园已成为居民日常休闲之所。
《明史·郑和传》载:“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1911年,袁嘉谷先生到云南昆阳寻访郑和之父马哈只墓,开启了人们对于郑和家世的探求历程。
郑和本姓马,回族,是西域普化力国王所非尔的后裔。他的六世祖赛典赤赡思丁曾随成吉思汗西征,被封为咸阳王世守云南,其后代遂留仕于此。大约从那时起,这个家族以马为姓氏。郑和的父亲因去过圣地麦加,被穆斯林尊称为“哈只”(朝觐者)。在他袭爵滇阳侯之时,正值元、明战乱,这对于郑和家族来说,不啻为一次灾劫。
1936年,李士厚先生在云南玉溪发现《郑和家谱》,后逐步梳理出郑和家世及其早期经历。
明洪武十四年(1381),由于元梁王屡次拒绝大明朝的招降,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发兵征讨云南,于翌年平定。马哈只在战争中不幸死去,而11岁的郑和(当时仍姓马)则被明军所掳。明军的惯例,在所俘虏的少年中挑选相貌俊秀者,阉割后送入南京皇宫为内侍,郑和也在其内。不久,他又被转送到燕王朱棣的府中。
郑和出身于回族的王侯世家,自幼受父辈朝圣之旅的熏陶,承袭了家族远行的传统;入燕邸后,与藩王身份的朱棣气质相投,深受其赏识。期间,郑和多于军前效力,追随朱棣多方转战,积累了丰富的军事作战经验。此外,北平也是蒙元故都,郑和在这里广泛接触到各地区、各种族的不同人物。这些都为他日后海上交通各国创造了优势。
靖难时,朱棣曾在郑坝村大破李景隆之军,郑和作战有功。也因为这场功劳,朱棣在永乐二年(1404)擢其为内官监太监(仅次于司礼监),并赐姓为“郑”。从此,一个倾动世界的名字——“郑和”诞生了。
中国之于西方地理,自张骞凿空至唐以前,多以陆地为主。六朝时,海上交通方始萌芽。如三国时,孙权曾遣使出南海;东晋时,高僧法显也曾赴海外。唐代东、西方间行走多为僧众,如玄奘、鉴真等。延及宋、元,南海交通日渐频繁,至明初郑和的出使达到鼎盛。
明洪武、永乐二朝,实行轻徭薄赋的养民政策,大力发展农、工、商业,社会经济得到充分提升。大明朝国力雄厚,社会繁荣趋向极盛,火药、城垣建造、航海等技术均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从而为大规模开展海外睦邻外交和贸易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内在基础。
另一方面,皇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始终是扎在明成祖朱棣心里的一根刺。他明白,现有的版图无论动用任何手段,都是父亲的基业,而会被看作篡夺的江山。因此,要想彻底消弭世人的质疑,必须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全新的王朝,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天下。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1402-1424年在位),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先后六次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完成了中国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此时,西洋的局势也并非风平浪静,各国间矛盾频仍。安南屡次入侵占城(今越南境内);满剌加(今马六甲)饱受暹罗(今泰国)欺凌;三佛齐(又名旧港)海盗猖獗,且与爪哇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锡兰(今斯里兰卡)国王暴虐凶悖,不睦邻国……洪武朝实行的海禁政策已显现出严重后果,无形中亟需一股强大力量,来重启大明与南方沿海各国间的濒临瘫痪的外交关系,以维护和平的秩序。
任何不朽的功业都是诸多历史因素合力的结果。朱棣在称帝之始,就构想征服西洋的宏大计划。不过,他不愿通过暴力的方式,而是尊崇洪武朝就已确立的睦邻友好的方针,并最终选定郑和。究其原因,除了前述的经验和才干之外,还有以下几点:一、郑和追随朱棣多年,忠心耿耿,及其宦官的身份,使朱棣无其海外称王之虞。二、郑和既是信奉穆斯林的回人,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同时又信仰天妃。而西洋诸国多为佛教国家或穆斯林。郑和的多重宗教信仰,使得他与西洋各国之间存在更多的认同感。三、郑和容貌英伟。据明袁忠彻《古今识鉴》载:“(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虽为宦官,然如此形象,足为大明天朝之表率了。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永乐三年(1405)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馀人,……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明史·郑和传》)庞大的船队在郑和的率领下,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海上航程。首航的终点叫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郑和并不知道,二十八年后,那里将成为他生命的归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