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威
(作者周威,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年电影院线五一档的竞争空前激烈。五一当天,就有八部新片上映,其中《秘密访客》备受关注。导演陈正道的几部悬疑题材作品口碑都在中上,这部影片的演员阵容和吊足了胃口的预告片,也令人期待。可惜,当预告片里的那些问号,在正片中获得答案的时候,我一口老血差点喷了出来——就这?
好的悬疑电影,都离不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八个字。观众带着疑问,跟着剧情苦苦寻找,到最后谜底揭开的一刻,恍然大悟畅快淋漓。但是,本片在铺陈线索的时候,却像是随地撒图钉,让人站不住脚。
本片编剧殳俏一直在美食类媒体领域耕耘,导演陈正道也是以追求镜头表现著称,这样的“强强”组合下,片中少不了从构图到运镜都非常精致的特写,特别是厨房和餐厅的镜头,甚至不输给《饮食男女》,但我完全没发现这些镜头对影片的情节发展或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作用。还有许多特意表现的细节,你以为是草蛇灰线,实际却是乱爬的百足虫。比如,预告片里出现那一箱子旧网球,滴滴答答的摆钟,餐桌上的八宝鸭,甚至那句灵魂之问“这场事故真的是场意外吗”都像是故弄玄虚。过多的特写、故意营造的惊悚氛围,反而成了理解故事的“干扰”。
影片宣发着力打造的是“我们都不是无缘无故成为一家人”这个概念,关键角色是段奕宏饰演的“于困樵”,这个名字有很强烈隐喻感:“困”,这一家人都是被“困”在一起的。导演用各种细节,暗示每一个人物被“困”的原因和动机,也努力表现着他们的挣扎。可遗憾的是,人物动机是脆弱的,行为是缺乏逻辑的,这就使观众很难对当事者形成共情。比如,角色如果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那么就要让观众体察到角色的恐惧感;如果角色因愤怒而暴发,那就要让观众理解角色是窒息感。可我既不能理解于困樵,也无法共情汪太太,两个少年的行为也充满矛盾——不是人物因内心挣扎而产生的合理矛盾,而是动机与行为的不匹配。
最最说服不了我的,是主导困局的汪先生,他的控制欲是强烈的,可手段是什么呢?当最后的真相在各种闪回中逐步揭开后,我突然发现,这个汪先生真该被发张“好人卡”,他做了一切努力,只是让周围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如果这个角色完全没有表现出玩弄他人的邪恶能力,那由他织出的那张掌控人心的网就必然是漏洞百出的。原来,大反派汪先生才是整个故事最受伤害的可怜人——我差点看笑场了。
主线欠缺逻辑,暗线则显得支离,支撑影片口碑的就剩下所谓对同性恋群体的关注了。关心社会议题,并通过作品来表达,是电影的一部分使命,但无论如何,导演和编剧的首要任务是讲好故事。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