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有一个工种非常重要,电焊工。在徐工集团,有这样一位电焊工,参加工作20年,经他手焊过的焊道累计已超过40万米,相当于45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一个个大国重器的问世保驾护航。
张怀红是全国劳动模范,也是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结构分厂的电焊工。2018年,徐工超级移动起重机获得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张怀红带领的超大吨位机械焊接团队功不可没。
在张怀红眼里,焊接就是把两块钢板牢牢地连在一起,这种连在一起是达到原子上的一种结合。“看起来电焊工是一个苦脏累的工种,其实它的要求是非常精细的。形象地说,我们就是在钢板上进行‘绣花’。”
初中毕业后进入技校学焊接,张怀红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一次操作课上,老师演示焊接时,一片弧光伴随着响声形成一条优美焊缝,让他惊奇不已,也从此迷上了焊接。
进入徐工集团工作后,师傅们焊出来的焊缝,更让他倍感震撼,一种“膜拜”的感觉油然而生。
怎样才能快速学到一身本领?张怀红每天第一个到岗,给老师傅打下手,虚心请教每一个焊接要点,反复琢磨、一遍遍尝试。
做焊接,经常半跪半蹲几个小时,身体稳定很重要,轻微抖动就会让整条焊缝前功尽弃。绑沙袋、举砖块,增加胳膊的负重能力,练下盘稳定,张怀红也为自己设计了一套练习办法:“有时间我基本上蹲着,然后前后地晃或者左右地晃,让腿能更有力,更有利于去掌握自己,我想让它不动的时候它就不动。”
2009年,张怀红和团队开始承担大吨位起重机主焊缝高强钢焊接工作。以往,大吨位伸臂结构件的U型焊缝,焊接效率低、成型不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下班后,张怀红一头扎进资料堆搞研究,各种方法试了个遍。他主动跟焊接机器人的操作员学习,并寻求帮助。
通过不断摸索试验,他创新了大吨位U型焊缝连弧焊接法,通过焊接过程中的锯齿摆动和焊枪角度的调整,让效率提高了3倍,焊缝内部质量和外观平整度得到很大提升。
张怀红说:“高强钢焊接,工艺保障达不到的话,容易出现焊接缺陷,从中间出现一道道小裂纹。这种裂纹对焊缝的影响相当于是致命的,就像玻璃上如果有了一道缝一道裂纹,基本上它就废了。”
很快,徐工800吨、1000吨、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接连面世。2018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全球最大1600吨全地面起重机关键焊缝的焊接任务交到了张怀红面前。这将是世界上唯一触及140米高度的超级全地面起重机,能在两天内安装一组风机。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丁允祥介绍:“过去千吨级的超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始终是由欧美的主要工程机械企业进行垄断,作为国内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徐工也要研发出更大吨位的超大吨位起重机,打破欧美企业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当第一,意味着很多方面都没有经验可循。这台起重机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焊缝将近10000条,其中近8000条需要工人手动操作。而起重机为了轻量化,采用强度更高、相对较薄的钢材,焊穿钢板的情况频发,焊接陷入停滞。
张怀红和同事们反复进行实验,分析发现在原来的焊接参数上,由于电流的密度相对比较大一些,焊接过程中热量比较大,焊缝容易被焊穿。
这台起重机,一条吊臂就价值50万元,焊穿钢板,会造成严重损耗。于是,张怀红和同事们通过减少电流参数,调整焊接过程中的手法,以此来减少焊接区域的温度,防止焊缝被焊穿,最终这个难题被攻克。
在一线坚守20年,经张怀红之手焊接过的焊道超过四十万米,相当于45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无一质量问题。他还完成降本增效3项,创新项目72项,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200余万元,带出350多名专业精、技能强的徒弟。
目前,张怀红正带领团队向1900兆帕高强钢焊接技术迈进。而他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也成为徒弟们的榜样。
张怀红说:“大国重器是通过工匠技艺去实现的,大国工匠需要大国重器来展现自己的技术水平。今后我在工作中还要进一步去钻研技术,让更多大国重器在我们的手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来源: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