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版的2021年第18期《瞭望》杂志,刊发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的文章《推进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五一劳动节之际,“江苏文旅头条”全文转发,致敬江苏文旅人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文旅内涵、聚焦高水平融合释放“1+1>2”效应、聚焦高品质生活优化文旅产品供给、聚焦高效能推进文旅领域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探索实践。
◇ 提升文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努力走出后疫情时期文旅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加彰显的新路子
◇ 建立重点隐患问题领办督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八项机制,不断提升文旅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江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独特的江河湖海资源禀赋,自然人文风光秀美。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背景下,江苏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努力推动文旅发展开创新局、走在前列,打造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文旅内涵
江苏把握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推动文旅市场“旺”起来,提升文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努力走出后疫情时期文旅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加彰显的新路子。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文旅行业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影响,把促复苏与增后劲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出台纾困惠企政策“苏六条”、促进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18条和文旅消费12条措施。创新举办省内城际互动游、畅游长三角主题游、乡村旅游节等活动,征集发布30条国内游、10条运河主题游、10条入境游、50条乡村游精品线路。率先出台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指南并遴选确定首批30家建设单位,组织举办65个文旅项目、总授信额391亿元集中签约,促进文旅消费提质扩容和文旅行业加快全面复苏。
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深化“互联网+旅游”,加强与数字科技企业合作,建成集智慧服务、智慧监管、智慧分析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江苏智慧文旅平台,让市民游客共享“苏心游”,让文旅行业监管装上“千里眼”,让文旅市场趋势研判有了“强大脑”。
精心谋划江苏“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把文旅发展融入美丽江苏建设,以省域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系统推动沿江、沿大运河、沿湖、沿海地区文旅特色发展,特别是依托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江南水乡古镇、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等,培育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旅游廊道,拓展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即将开馆,以此为重要节点,江苏将加快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园和八大展示片区建设,推动“两古一湖”和“三湾片区”整体联动、一体发展。
聚焦高水平融合释放“1+1>2”效应
用“融”的理念搭建文旅发展平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动能。
从2018年开始,江苏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创新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经过3年集中展演,首次实现全国348个剧种“大团圆”,并同步开展“看百戏、游江苏”主题活动。在此基础上,今年又策划推出“新三年计划”,重点围绕经典剧目、原创剧目、戏曲绝活组织展演,让更多人共享传统戏曲魅力和水韵江苏之美好。探索制定《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规划建设一批小剧场,打造“白天观景、晚上看戏”沉浸式文旅融合产品,盐城大丰《只有爱·戏剧幻城》等成为全省旅游演艺标杆项目。
用“融”的路径深化各类文旅创建,引导各地打好“城市+乡村+景区”组合牌,实现“旅游+”向“+旅游”转变。注重用旅游彰显文化创建价值,培育“非遗+旅游”体验示范点,认定省级非遗创意基地13家、非遗旅游体验基地10家,创新开展无限定空间的非遗进景区活动。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把更多的文化创建项目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
用“融”的办法擦亮“水韵江苏”品牌,突出“水+文化”融合特质,打造运河和长江文化旅游品牌。集中推出100个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即将建成开放,创新举办长江文化节,推动建设一批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滨江“城市客厅”。设计推出“水韵江苏”新标识,以“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为主题组织拍摄制作旅游宣传片,在央视、重点客源地高铁站对最有代表性的江苏文旅资源进行轮播。启动建设“水韵江苏”全球传播中心,用好海牙、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和11家江苏境外旅游推广中心,多维展示有颜值、有内涵、有品位的“水韵江苏”品牌形象。
五一前夕,“水韵江苏·红色之旅”金牌领队首发团正式启程,4条精品路线重温革命精神。
聚焦高品质生活优化文旅产品供给
进入新时代,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艺术创作生产必须突出“精”。围绕打造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良好创作生态,江苏提出并落实对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规律、对艺术工作者辛勤劳动“三个尊重”,建立完善财政投入、院团激励、人才培育“三项机制”,创造条件为基层院团和艺术人才搭建免费展演展览省级平台。创新实施新金陵画派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联合中国美协、中国书协打造“抱石风骨”“散之风神”“悲鸿风度”江苏美术书法品牌。近年来,江苏涌现出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苏剧《国鼎魂》等精品力作,有12部作品入选全国“百年百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形成舞台艺术创作“江苏现象”。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由全覆盖向高效能转变,将“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监测和考核指标。实行文化评奖与文化惠民相结合,组织江苏省文华奖、“五星工程”奖参评作品惠民演出和获奖作品集中展演,实现“上万观众进剧场、千万观众在线上”。
主动顺应疫情后人们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新变化,着力构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引导各地加快发展研学游、工业游、乡村游、康养游、健身游、生态游等新业态,做精做优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度假区,培育打造一批个性化定制旅游线路产品和有深度体验的网红打卡地,南京金陵小镇、无锡大拈花湾等品牌化、差异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将形成江苏旅游“新地标”。
五一期间,作为荷兰花海郁金香文化月的重头戏,《只有爱·戏剧幻城》吸引无数观众前来打卡,戏里戏外,让艺术与爱在这璀璨之境上演。
聚焦高效能推进文旅领域治理现代化
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文旅领域治理理念、手段、模式创新。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同城一支队伍”改革,颁布实施《江苏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制定出台文旅市场“红黑名单”管理办法。联合江苏省公安厅等10部门出台《关于推动江苏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旅游民宿规范健康发展。
以强监管优化文旅市场环境,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加强重点时段综合督导检查,常态化开展第三方“体检式”暗访评估,加大对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力度。以标准化引领文旅市场质量提升,强化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标准化服务和管理,全省现有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9家,位居全国前列。
推动安全生产监管常态长效。以火灾隐患、旅游包车、高风险旅游项目、文旅场所客流超载等为重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联合省交通运输厅向社会公布全省2.04万辆符合资质的旅游包车名单,印发旅游包车安全管理办法。按照“一景一档”建立“红黄绿”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并将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重点文化场馆、网吧、不可移动文物点2926个监控点纳入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安全监管系统,实现线上巡查、实时调度。
五一期间的无锡鼋头渚景区,樱花虽已过了盛期,万朵蔷薇又已爬满花架,微风送处,满布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