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已成春夏主要污染源,南京主动出击科学治理——啃下“硬骨头” 打掉“拦路虎”

2021年04月26日 06:37:36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启用雾炮型洒水车。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看起来蓝天白云,也可能是污染天,罪魁祸首就是臭氧。

  3月25日,南京就出现今年第一个臭氧污染天,比去年提前了十几天,臭氧污染治理,形势严峻。

  今年年初,南京确定了优良天数比例83.1%的年度大气污染治理目标,而完成这个目标,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臭氧污染。进入4月份后,臭氧取代PM2.5成为春夏季首要污染物,主动出击治臭氧,南京正在行动。

  “看不见的污染”治理难度更大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3月份各板块空气质量排名。3月份,各板块优良天数比例只有“8”字头,全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3.9%,为前三个月最低,优良天数比例有6个板块同比下降19.4%。

  为何会出现空气质量下滑?除去受到北方沙尘传输的影响,主要原因就是臭氧污染。

  “臭氧污染是看不见的污染,相比PM2.5治理难度更大。”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专家分析,臭氧污染多晴天和高温天太阳直射时出现,今年3月以来,南京降水比去年少,气温偏高,这是臭氧污染天提前出现的主要原因。“臭氧污染治理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且在推进PM2.5治理的同时,出现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效应,臭氧污染呈现多发趋势,在各地都成为影响空气优良率的主要污染源。”专家说,以南京为例,“十三五”期间,南京PM2.5浓度下降幅度为全省第一,雾霾天少了,蓝天白云成为城市标配,但在每年4—9月,臭氧污染却日益显现。

  从去年开始,南京提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的任务,目标是PM2.5和臭氧“双降”。 

  治臭氧,生态环境部门主动出击

  天不帮忙,人要努力。应对提前出现的臭氧天,南京生态环境部门主动出击,开展科学治理、系统治理。

  在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每天都能看到监测人员对园区企业和管道开展检测。通过监测人员手持的仪器,管道是否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序排放和泄漏,看看屏幕上的数据就知道。

  最近经过河西扬子江大道的车辆,可能会被交警部门要求靠边停车。这是交警部门和环保部门在开展联合执法,目的是检测车辆尾气。执法人员将一根采样管伸进汽车排气管,驾驶员踩下油门的同时,连接在采样管另一头的检测仪器上就能看到尾气排放数据,超不超标一目了然。

  “机动车尾气是形成臭氧污染的污染源之一,我们通过道路检测可以找到尾气超标的汽车,交警部门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要求不合格车辆限期整改。”环保部门执法人员说,这样的联合执法,今年将成为常态。

  在建邺区,出现了一种外形类似路灯灯箱的小型环境监测仪。监测仪可以自动采样、分析大气污染数据,而且随时可以换地方安装,餐饮油烟、汽车维修、喷漆等可能产生VOCs排放的污染源,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在秦淮区,公交车被“改装”成了移动监测站。通过加装小型监测仪,公交车一边穿行大街小巷,一边收集空气质量数据,“捕捉”大气污染物。根据超标数据,秦淮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闻警而动,对该区域超标排放进行查处治理。

  在全市,针对部分重点VOCs排放企业的新一轮技改正在进行,力争6月底前重点企业VOCs减排措施建成投用。

  “臭氧30条”后,今年继续加码

  去年3月20日,被称为“臭氧30条”的《南京市2020年臭氧污染防治方案》下发,明确30条治理措施,对症下药治臭氧。时隔一年,又到了臭氧污染治理任务最重的时间段,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在“臭氧30条”的基础上,南京今年继续加码,从五个方面细化了臭氧污染治理目标和行动。

  强化氮氧化物管控,目标:氮氧化物排放力争在现有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再减少10%—30%。具体措施包括,6月底前全市水泥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6月至9月实施错峰生产或停产检修;石化、钢铁、电力等重点企业优先使用水路、铁路、管道等清洁运输方式;7月1日起,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a排放标准;各板块每月常态化开展机动车路查路检、停放地检查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查,尾气超标限期整改等。

  强化VOCs管控,目标:VOCs排放力争在现有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再减少10%—30%。具体措施包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6月底前各项VOCs工程建设完成比例不低于90%;对2020年夏季臭氧监督帮扶交办的495个问题企业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有效整改,4月底前完成排查及整治;6月底前,完成对近200家重点企业VOCs“一企一策”评估,对纳入VOCs分级管理名录的其余600家企业,制定统一排查标准,实施一企一策整治;4月底前,江宁区、浦口区、溧水区等区域内汽车产业集聚区和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以及金陵石化、扬子石化、南化公司、扬巴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展一轮VOCs治理设施自查;4月底前,引导石化、化工、煤化工、制药、农药等行业企业制定完成年度停检修计划,减少VOCs排放;制定夏季错峰加油优惠措施,鼓励车主夜间加油;制定夏季错峰装卸油作业计划,降低日间VOCs排放;6月底前,对储油库油气密闭收集系统进行一次检测,开展油品执法检查,从严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加大对无证无照经营车(船)用燃料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黑加油站点;6月至9月,强化露天烧烤、焚烧落叶监管;加强餐饮企业、单位食堂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定期维护油烟净化器,4月至9月期间清洗次数不少于2次,确保油烟稳定达标排放。

  强化污染应对,建立污染天气预测预报机制,市气象部门利用南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预警信息或重要通知提醒,各板块、各部门及时响应,严格落实应对措施。具体措施包括,重点排放企业错时作业、错时生产,严管工地扬尘,全程开启喷淋抑尘设施,主要交通干道等增加道路洒水频次,实施人工增雨等。

  严格执法检查,臭氧污染预警期间,每日开展巡查检查。具体措施包括,市生态环境局每日对工业企业、非道机械、加油站开展检查,每月组织对全市工地、储油库等开展检查。市建委、交通运输局、水务局、绿化园林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文旅局每周按职责开展工地检查,各板块组织街道对属地内工地每周全覆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移交职能部门查处。市公安局、商务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按成品油综合整治要求定期联合开展非法流动加油站点、黑加油站点专项打击。市市场监管局、工信局、建委每月按职责分别对涂料生产和销售、工业企业和建筑工程(包含建筑装饰装修和市政工程)涂料使用开展专项检查。

  落实保障措施,严格落实“点位长制”,各“点位长”加强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推进。今年4至9月,对治气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项目推进滞后、环境质量同比恶化的,市攻坚办将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开展督查督办。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