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两篇评论聚焦镇江!

2021年04月23日 17:48:17 |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4月15日、4月23日

《人民日报》刊发两篇评论

分别聚焦镇江现代高效农业和人才招引工作

  4月15日 《小草莓,蕴含种植大智慧》

  “坚持走现代高效农业的路子,能带动更多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一到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四季春农业园,就能闻到草莓的香甜气息。走进农业园,迎面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草莓种植员疏花疏果,系统控制员调整水肥配比参数,设施工人爬上塑料薄膜大棚进行日常监测维修……所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优质草莓生长提供保障。

  在上百亩的种植园里,为什么见不到一粒泥土呢?笔者采访时,最大的感受是干净整洁,最大的疑问也是为何能如此干净整洁。原来,这里的草莓采用现代化种植方法,区别于传统种植,草莓被架子支在空中,离地一米多高,果实悬垂在培养基两侧。“小伙子,来尝一个!”草莓入口,甘甜多汁。“高架式”种植,让草莓亩产达3000斤,每亩收入达6万元,收益是传统农业经济的几十倍。新技术改变了草莓种养方式,现代化管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发展农业要依靠科技创新,现代化高效农业势在必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世业镇调研,实地察看了草莓种植情况并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6年多过去了,草莓园面积已经翻番,园区还种上了葡萄、水蜜桃、枇杷等多种作物,总面积从2014年的110亩增加至如今的160亩,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农业。实践证明,坚持走现代高效农业的路子,能带动更多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农业产业更现代、更高效,主要得益于现代化技术的赋能。农业园的农场主叶明兰说:“我们这个草莓是无土栽培,培养基都是醋糟发酵的,还有我们农村的菜籽饼、黄豆。”从品种选择到栽培方式,从管理模式到技术推广,草莓种植充满技术含量。在园区,双排式滴灌技术可根据湿度温度自动调控灌溉,水热力循环技术通过管道为草莓装上“地暖”,自动化暖风机、水肥一体化等设备技术也得到了应用。依托现代化农业技术,世业镇发展的高效农业,初步达到对农作物的健身栽培、绿色防控、清洁化管理,让人看着放心、吃着安心。正是由于现代化发展理念的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赋能,农业发展持续迈入快车道。

  引进新生产技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释放的是综合生产效益。以“高架式”草莓种植为例,一大优势是采摘时不用俯身,使采摘更加轻松。当地抓住新商机,把种植园变成采摘体验园,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采访时,叶明兰说:“摘得不累,没土也干净,上周有个客人摘了3000块钱的草莓呢!”立足种养,农旅结合,让劳作方式日常化、轻便化,让体验式消费常态化、增值化,仅四季春一处农业园就带动18名村民就业,从业人员年收入从1.4万元增长到了2.8万元。如今,以高效农业为引擎,当地又发展了农家乐、游乐园等,农业不断涌现新活力。

  棚外微风徐徐,园中暖意浓浓。种植园里,喜挂株梢的草莓沐浴着阳光,勤劳的蜜蜂穿梭在芽间枝头,员工们边唠家常边打理草莓,一派生机。现代高效农业让小小草莓尽情生长,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阔,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白光迪 作者为人民日报江苏分社记者)

  4月23日 《精准揽才开新局》

  “多元丰富的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起澎湃动力”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发展中培育人才、在事业里凝聚人才,方能以人才荟萃的资源优势更好为“十四五”开局起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十四五”,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前不久,江苏南京和镇江两市同时发布全球揽才计划,吸引不少关注目光。

  南京向各类人才发放紫金山英才卡,首期提供涵盖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60项服务;在镇江,顶尖人才将获1000万元资金支持,且上不封顶……在发布会现场,一项项揽才政策“给待遇、给尊重、给环境”,一些地方还将人才父母的养老问题考虑在内,足见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的诚意。

  对人才的需求,折射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江苏GDP已迈上10万亿元台阶,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为此,江苏提出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的思路,即深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以此为抓手,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

  揽才,贵在精准。镇江此次对产业创新人才的诉求强烈,很大程度缘于当地在精准引入顶尖人才上曾经受过益。镇江丹阳有一家企业,产品行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业绩持续上扬,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公司借力当地人才政策,引进国家级专家作为技术总监,攻克了粉末冶金领域的关键技术,在国际市场有了话语权。引人就是引“智”,揽才就是汇“贤”。培养、引进、用好当地发展迫切需要的高精尖人才,精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才能让产业立于市场不败之地,让发展不断厚植竞争优势。

  揽才,也应多元。“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要努力创设条件,让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都能才尽其用。为此,江苏注重多层次、宽领域的揽才布局,将青年大学生纳入大力招引的范围。例如,南京布局建设“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面向全球招揽高层次产业人才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青年留学人才,镇江也提出“5年集聚30万名青年人才”的目标。从实用技术技能人才到专业人才,从创新人才到领军人才,多元丰富的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起澎湃动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继续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用好用活人才,就能成就“千里马竞相奔腾”的气象,在新征程书写新的璀璨篇章。(尹晓宇 作者为人民日报江苏分社记者)

  (来源:人民日报,编辑/程梦青)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