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栏目是由荔枝新闻和知名自媒体公号《四味毒叔》联合出品,由著名媒体人谭飞、李星文、汪海林、宋方金、史航担任主持,推出围绕江苏艺术名人访谈或文艺作品评论的36期节目。
潘磊说:“中国的民族这些音乐素材,就像不同的方言,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我可以用这样的一个语言来跟你讲故事,特别有意思。”
作曲家应该是一个“杂家”
谭飞:欢迎著名青年作曲家潘磊,同时也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做客《四味毒叔》。其实看潘磊的样子,我觉得也是经常演出吧,除了作曲?
潘磊:没有。从来没有走上台前,一直在幕后。
谭飞:我看形象气质,从幕后的角度算是非常帅气的,非常有型。
潘磊:谬赞。
谭飞:当时是南艺什么系毕业的?
潘磊:作曲系。
谭飞:所以作曲系的出才子。
潘磊:也许吧。
谭飞:也许,不好意思,我们会挖坑的。
潘磊:因为作曲的他本身学的专业课就比一般的音乐类的要多,它有所谓的四大件,曲式、复调、和声、配器。
谭飞:其实都要会,包括演唱你也得懂一点。
潘磊:对,都得懂一点,包括乐器。它因为涉猎地较广,你还得去了解一些历史,去关心一下政治。
谭飞:有点杂家,是吧?
潘磊:对,你得多方地去涉猎一些东西。
谭飞:因为这样你创作的时候才能触类旁通。
潘磊:是的,我赞同。
谭飞:那么说到创作,就说到你创作的《大运河畅想》,用了多媒体的表现方式,也很当下,那么这也与这场组歌的主题相契合,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明,极具史诗感。你是怎么把这些歌串联起来的?心里的大运河是一个什么样的气质?
潘磊:大运河因为应该说流经的流域最广的就是在江苏,流经了7个城市,对于江苏人来说,对运河的感情和对长江的感情其实是差不多的。
谭飞:差不多的,也是母亲河之一。
潘磊:那么运河作为一条人工开凿的一条河流,它里面是有很多的故事性的。那么这些故事把它组装在一块,其实在一台音乐会里面它是具有一定的戏剧性的,这是当时考虑到怎么将歌变成组歌,怎么将十几首歌组合成一台晚会,那么它一定是有内在的戏剧联系和包括小画面的联系。因为运河它不像长江黄河,它是一种奔腾。
谭飞:那么长。
潘磊:对,万里之势。这个运河它是。
谭飞:它有人文色彩。
潘磊:它特别契合江苏人的这种气质,它有奔涌向前的感觉,但它没有那种奔腾一泻千里的那种。
谭飞:没有太霸气的东西,甚至有一种市民化的那种。
潘磊:对,但是它同时承载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不管是在经济、在文化、在历史上面的这样的一个地位,我觉得和江苏人特别像。那么这台音乐会将它内在的经脉,给连起来的经脉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就是这条运河两岸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它是有一定的戏剧张力在里面的。
谭飞:所以就是您也讲的突出叙事性,就是作为舞台作品进行创作的时候,如何把握这种叙事性?因为你说的可能勾连几个关键词容易,但是你叙事怎么样让观众感兴趣,让看的人能够产生兴趣,这个怎么做到?
潘磊:这样,就是《大运河畅想》这一台,可能更具体地更严谨地说,它是一台音乐会,它是以音乐性为更重要的,而且它的整个最后音乐呈现的是一个画面感。因为你通过多媒体技术介入以后,你更多地是带给观众一个不同的画面,在运河的不同景致和人文之间的一个关系。
谭飞:其实它是通过画面跟人文的嫁接来达到叙事性,而不是纯是靠通过音乐来叙事。
潘磊:因为你一旦叙事就一定要有人物。
谭飞:那就太复杂了。
潘磊:那就又变成是一个舞台戏剧了,所以为什么我说《大运河畅想》更严谨的说法,《大运河畅想》它是一台音乐会。
谭飞:明白,可能它的更大的功用并不是叙事,而是通过两岸的风土人情来展现这个运河的一个历史人物的内涵。
潘磊:对,它有人物,但它仅仅是这一幅画面里面的一个人物,比如运河船娘,我一说你马上就有画面感。
谭飞:就它没有喧宾夺主,主是那个运河。
潘磊:对,大概是这个样子。
谭飞:明白了。
音乐是另一种语言
潘磊:那么谈到叙事,你像我写过的舞剧,这个舞剧是涉猎地最多的一个创作类别,这可能和我的家庭出身也是有关系,我父母就是舞蹈演员。包括我现在的夫人也是舞蹈编导,所以就天生会对舞剧的这个样式、这个类别,你会天生有创作冲动。我创作的舞剧最多的还是民族题材,包括有《玛纳斯》,这是柯尔克孜族的一个民族史诗。有《大美伊犁》,其实说的是一段哈萨克人的历史。
谭飞:《大美伊犁》。
潘磊:像我去年刚刚完成的一个《兴安谣》音乐剧。它反映的是江西的畲族人。
谭飞:畲族人,明白了。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的。
潘磊:对,然后像汉族的写过一部舞剧叫《节气江南》。
谭飞:《节气江南》。
潘磊:其实就是通过江南的二十四节气的种,展现了江南的一片风土人情和人文文化,然后还有《桃花扇—香君的琵琶》。其实是切入点以香君的这样的一个人物,来展现了那段的历史。有这么多舞剧,我觉得这是一个作曲家最幸福的一件事。首先你可以接触到这么多的历史文化,这是一个幸福的事。然后你可以通过这么一台,因为每一部舞剧的导演是不一样的,所以他的审美,他的叙事方法,或者是对整个作品的结构方法,他都是不一样的。那你就会碰到很有意思的各种类型的艺术的碰撞,这是我觉得,每台剧都是很艰苦的过程。
谭飞:但又很舒服、很享受。
潘磊:对,到最后有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时候,你那个时候是最释怀的时候。
谭飞:而且听得出来,你的兴趣的方向也好像是跟一种少数民族文化,包括一些色彩的丰富的那种来做一些嫁接,因为你刚才说的那几个民族,包括它的服饰,它的生活方式,可能都是比较独特的。
潘磊:对,就很幸运嘛,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去接触这么多民族,而且你作为一部做到舞台剧的情况下,你一定要去深入地去采风,去接触,去真正地融入到这个民族。对于我来说,中国的民族这些音乐素材,第一个用之不竭,这个确实太大的一个保护了,我们年轻人真的是很幸福。我第二个把它运用在舞台上,我觉得就像不同的方言,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就是一种语言。我可以用这种方言来跟你去讲故事,我可以用这样的一个语言来跟你讲故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想象力让不同元素产生碰撞
谭飞:那么再说到《唐伯虎点秋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特别被周星驰拍了之后,那个著名的电影,经典台词把人物塑造地活灵活现,但你的肢体剧版本,剧中人物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太难了,完全靠肢体动作和音乐效果,表情达意,而且创造了不错的喜剧效果。可以讲讲这个戏的创作过程吗,因为真的很难了。使用肢体表达是很难的。
潘磊:首先这个可能是有七八年前甚至十年前的一个创作的作品了,我觉得是非常开心的一个创作的过程。首先创作团队非常之年轻,我们当时都二十几岁,导演可能年纪稍微大一点 ,可能30岁,我们就30岁左右的三个人在一块,真的是玩出来的一部剧。当时大家都在聊到底怎么把这部剧做得更有意思,所以在音乐创作的时候很难得的是没有给我任何限制,没有跟我说我们要走这个风格,走那个风格,更多的是说发挥,你想是什么样的。
谭飞:你觉得怎么好怎么来。
潘磊:对,反正我们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人物大概是这样的,你觉得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在那个里面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尝试。另外肢体剧因为它没有语言,它不像我以前写过很多的话剧的配乐,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铺垫和情感的叙述,它那个肢体剧,它肢体是语言,你音乐同样是语言。
谭飞:对,肢体本身就是语言了。
潘磊:肢体本身它是在传达情绪其实,在传达情绪或者人物的,但是你同时音乐也要配合它在说话,包括一些电子音乐和民乐的这些融合,反正玩得很开心。
谭飞:你说的这个玩字其实就是一个精髓,就是这种戏就是得逸兴遄飞,是非常大的一个想象力才能完成。
潘磊:对,您说的想象力特别对,就怕你想不到,就怕你想不到了,怎么样让别人真的是觉得没有想到的,做了很多的尝试,包括一些没有词的阿卡贝拉的一些尝试,现在您突然提起这个,其实一回想其实特别开心,那个创作的时候。
谭飞:很幸福的一件事。
潘磊:对,我的创作唯二没有受到导演太多限制的,这是第一部。
谭飞:那另一部呢?
潘磊:第二部就是《桃花扇—香君的琵琶》这是一部现代舞剧,因为合作的导演和舞蹈编导全是香港的团队,邢亮,这也是我们中国非常著名的一位现代舞者,他对我的音乐基本上没有提过太多的。
谭飞:束缚。
潘磊:结构、情绪,没有,而且他说有些舞段,他说我先排,你来看,你感受到是什么?那你就是什么。
谭飞:就让你去体会他要的一个东西。
潘磊:对,因为舞剧或者是舞蹈这种基本上是大家先去碰撞,产生一定灵感,他再有个大概的人物、结构、情绪,大家都是有一个共识以后,大家去分头去创作,那么我拿了音乐去给他,他再进行一个编舞。那么这次创作合作的导演他就是采取另外一个,有些东西他说我跟你也说不清楚。
谭飞:他要你给他的这种感受。
潘磊:他需要的是两个,也许就是我们两个是体会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事儿。
谭飞:我明白,他需要一种触动。
潘磊:他就是碰撞。
谭飞:是那种PK式的。
潘磊:对,他就需要我们两个也许不在一条线上面,但是他想尝试不在一条线上的两个点碰撞以后会产生什么效果。
谭飞:听着是有点先锋性。
潘磊:对,所以最后这部舞剧的里面的内容,音乐语言非常之丰富,有昆曲、有评弹、有京韵大鼓、打击乐、然后有电子音乐、有摇滚乐,我把很多东西都杂糅在一块了,甚至是电子乐,这种民乐、合唱加交响,全部去杂糅起来了。这部剧在墨尔本、在澳大利亚巡演的时候,在悉尼的第一场首演的时候,当时是一个大学的艺术系的一个老教授,我估计八十几岁了,看完以后太兴奋了,就冲到台上来说。第一个,他没有想到中国的舞剧现在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一个中国的传统故事,用一个可以说一个世界语言,他以前看到的都是那种。
谭飞:中国传统的舞剧。
潘磊:它是通过一个现代的语言传递给他了,他已经看明白了。第二点,他觉得在在听觉上的冲击特别大,他说音色太丰富了,当时跟他也聊了很久,我说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说他既听到了很多他没听到的,也听到了很多他想听到的,也听到了很多他原来不喜欢听的,因为我用了很强烈的一些电子乐和一些摇滚乐,他说我原来是不会接触这些东西的,他可能更偏古典的这种听觉习惯,但是他觉得全部融合在一块以后,特别是通过一个舞剧加舞台表达,一个立体的呈现以后,他会觉得不一样。这也是我觉得戏剧舞台,或者叫舞台戏剧最大的魅力,它最后都是给人家一个综合的感觉。
谭飞:而且从香君的角度出发讲《桃花扇》,有时候可能一种就是个性解放的元素,所以它需要你在里面做到一种既杂揉,同时又可能保持那种先锋感。
潘磊:对,导演在这部剧里面设置了三个香君,其实代表了三种心理状态的香君,还有一个香君的影子。
谭飞:有心理分析各种。
潘磊:对,很有意思,这部剧的创作过程。
谭飞:也很过瘾。
潘磊:很过瘾。
民族音乐可以非常时尚
谭飞:那我注意到你在民族音乐剧《兴安谣》是将民族元素和时尚元素集合在一起,可以谈谈将民族元素跟其他元素结合的一种创作倾向。
潘磊:《兴安谣》这部也是部委约作品,现在马上今年5月份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汇演来北京,当时接触到,第一开始导演来找我的时候说音乐剧,那我很兴奋,我说可以写音乐剧了,可以跳脱一些,可以名正言顺地用一些现代流行音乐了,但是他后来经过整个主创的碰撞,包括对方的主办方甲方的一些要求叫民族音乐剧,那我就瞬间又卡了一下壳。民族歌剧我知道,民族音乐剧又是一个什么东西?中国好像还很少,基本上反正我所知道的几乎没有这样定义,民族音乐剧,音乐剧本身是一个舶来品,这个大家都很清楚,看过什么《猫》、《歌剧魅影》,包括现在什么《汉密尔顿》,最近是非常风靡。
谭飞:还有《妈妈咪呀!》这些。
潘磊:《妈妈咪呀!》都是这种东西,怎么去做民族性的改编?我觉得这次又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其实你会发现周杰伦原来做了一些尝试所谓的民族风,其实在这部创作里面,我会觉得民族音乐它可以非常时尚。
谭飞:就像周杰伦那种中国风的那种。
潘磊:对,中国风、民族风,你听惯了一个山歌,因为是写的同样也是少数民族,畲族人,一个山歌,最古老的一个山调,你可以把它变成既好听又熟悉,然后又具时尚感。
谭飞:包括我们现在看的像阿朵、萨顶顶,她们也都是那种。
潘磊:对,做这方面的强项。
谭飞:包括谭维维也有一些,就是那种国际音乐跟民族音乐的嫁接,谭盾也是这方面的好手。
潘磊:是,其实中国的这代音乐人,包括流行音乐人,都在做一些很积极的尝试。也许现在很多的结果并不如人意,但是我觉得有勇气去做这样的尝试的,首先我是很钦佩。像谭盾老师就不说了,谭盾老师他是一直走在音乐的最前沿。
谭飞:是,时尚跟民族。
潘磊:他具有非常深厚的传统的功底和音乐的,因为他本身是花鼓戏的这样的一个乐团出身,他对打击乐、对这种民间音乐特别熟悉,然后他的本身的管弦的这种交响的功底又特别深厚,但是他同时一直走在前面,在寻求更多的新的音色和更多的音乐表达的可能。我觉得这个是很佩服的。然后那些流行音乐人,包括你刚才谈到的谭维维、萨顶顶,包括最早的《阿姐鼓》的那个叫?
谭飞:朱哲琴。
潘磊:对,这一批都是最早真正的将中国的民族音乐,用世界的语言去表达的一拨人,我觉得很了不起。而且这种尝试,应该年轻的音乐人。
谭飞:更走一走这个路。
潘磊:更多地去找一找这种,而不是现在过于商业化地去看待音乐。
谭飞:明白,《雷雨》跟《桃花扇》。你怎么看它们两个戏的这种结合?
潘磊:我们当时《雷雨》和后来的舞剧《桃花扇》的《梦·香君》是一个完整版,当时其实先有了半场的,我们当时叫舞,舞蹈的舞,《舞·雷雨》。
谭飞:《舞·雷雨》,直接嫁接了。
潘磊:《舞·雷雨》,下半场叫《梦·香君》。
谭飞:把它完全融在一起。
潘磊:它其实是完全两个,一个是长袍马褂,因为《雷雨》长袍马褂,一个是明末的服装,两个朝代的故事,一个说的是家,在我的理解。
谭飞:一个说的是国。
潘磊:一个说的是国,但是说的还是同样的是一种人的感情。这个我觉得是你如果把这两个联系在一块,一个是中国古典文学,通过现在的眼光和视觉,我去客观地阐述给你看,因为这两部戏都是香港的导演,我觉得他们一个创作习惯吧,我觉得也挺好的,一个非常好的创作习惯就是他把很多的文学作品,他的改编的前提是什么?我不注入我个人过多的感情,我把我讲的这件事放在这,我用我的美学的观点呈现给观众去看,那你能体会到什么?
谭飞:观众去评判。
潘磊:你去体会你在这段故事里面你得到了什么样的感受,我觉得这是他们的一个创作习惯。《舞·雷雨》和《梦·香君》这两部剧放在一块的时候,他们做的就是这件事。
谭飞:对,你说这种先锋戏剧它就是打破故事壁,现在流行词叫打破次元壁,不同时代穿越时空各种各样的,反而观众在里面能体会到一种可能共同的美感,把那两个作品反而是能体会到共同点。
潘磊:是,你说他们俩创作的时候,你要么就是给这个人物或者给这段故事,或者给这段戏剧你注入极大的个人情感,我一定要让你感受到悲,我一定要让你感觉到喜。但是在这两部剧,我觉得一直做的是情感上的一种克制。
谭飞:克制才高级。
潘磊:反正创作这两部剧,我一直,音乐都是很单线条的,我没有做什么煽情、煽动,巨大的什么东西,音乐一直是克制和冷静的。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创作理念,把这两部剧放在一起。
谭飞:它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标准,把这两个剧融在了一起。
潘磊:对,大概是这样。
我不拒绝任何音乐类型
谭飞:刚才讲的其实都不是流行音乐,你是什么时候想去做舞台音乐的?是什么动力让你一直致力于舞台作品和交响乐的创作?因为你肯定是有机会成为流行音乐创作者,而且那个大家都知道得钱容易,出名也快,可能一首歌唱红了,全国都知道你了。
潘磊:年轻人嘛,我也是80后,不可避免的你一定会接触流行音乐,作为我来说,我的一个音乐观点就是我不会去拒绝任何音乐类型,我什么音乐我都听,哪怕是现在有些人会去批判的网络音乐,我也会去听,包括我开车的时候我什么音乐我都会听。
谭飞:隔壁老樊。
潘磊:对,民谣我也会去听,你说什么尧十三这些地下摇滚我也会去听。
谭飞:在你心中没有什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其实都是一种美的东西。
潘磊:没有,我不觉得一定是每个东西都是我在去审它的美,而是我去感受它。
谭飞:感知它。
潘磊:我去感受它,就是我听了这些一定是会有人去喜欢它的,我想去体会那些人他为什么会去喜欢它。对于我来说我的听觉或者我的欣赏习惯里面是没有太多壁垒的,因为是专业出身,所以你刚才说的这些交响乐、室内音乐,这些音乐厅的作品,一定是我的一个,也不说强项,就是本身你就该去完成的一些那个。我的本科毕业音乐会应该也是学校历史上,据说当时应该是几十年都没有过的一个交响音乐会,我本科就开交响音乐会了,没有到天才。当时也是自己对自己要求。
谭飞:你是南艺学弟学妹们的传说,他们经常说我们师哥潘磊多厉害。
潘磊:没有。就当时也是逼着自己说,都已经写到这样了,大四大家有的是为了考研,有的出国,有的是找工作,就那段时间不如逼逼自己,好好地为自己毕业作品去努力。所以当时老师也是给我帮助很大,所以最后开了一场交响音乐的作品音乐会。我在本科的老师就是当时歌舞剧院的院长。我们的老师也是,我当时是可以直接考到博士的,但是在那个阶段,我的老师说你适合先跳开学校的环境,先进到社会,你去感受一下。
谭飞:实践是更重要的,而不是坐而论道。
潘磊:对,所以我就到了集团,到了歌舞剧院,也非常感谢集团这么多年16年、17年给我这样不断地有锻炼的平台和机会。一进来我为集团写的第一个其实就是舞蹈音乐,然后也就慢慢发展成特别愿意为舞台戏剧去写音乐的这样的一个东西。
谭飞:那比如说问你心中你觉得国内比较好的流行歌手有哪些?你自己会怎么看?如果举几个人的话,你比如说汪峰,他也是很有音乐造诣的,本身就是鲍家街出来的。
潘磊:他本身是中央艺术学院拉小提琴的嘛,他们那届出了很多人,吴彤,轮回的,轮回的吹笙的主唱,他们都是一届的。汪峰是属于音乐人,我觉得如果从歌手,我最近特别喜欢周深。
谭飞:周深,周深的音色太美了,而且他的完全无瑕疵的声音真的是。
潘磊:我觉得作为一个审美,你听他的,特别听他的录音是一个无瑕疵的状态。
谭飞:就跟纯净水一样。
潘磊:就像看那个玉,很舒服。
谭飞:周深确实挺棒。
潘磊:对。音乐人我觉得中国现在最早是汪峰,我们听的时候,其实我高中的时候是鲍家街43号《小鸟》第一盘专辑,我那时候就听汪峰了。唱《蓝莲花》的叫什么来着?许巍。
谭飞:许巍也很棒。
潘磊:当我在大学的时候,其实这两个人当时是我觉得,就那时候我认知是国内最好的两个音乐人。而且是代表两个不太一样风格的两个音乐人,汪峰更张扬,他情绪更外露,而许巍一直是像一个诗人一样去对待自己的音乐。那时候台湾的音乐人是最厉害的,我们那时候刚开始学习编曲嘛,听的最多的就是台湾的涂惠源。
谭飞:像涂惠源。
潘磊:涂惠源,季忠平这一波太厉害了,你就觉得这个旋律怎么能写得这么好听?那个配器编曲能编成这样?
谭飞:看来你的心中确实是没有那种城府之见,觉得好东西就是好东西,没有说什么谁是学院派,谁得非常高端什么的。
潘磊:没有,我觉得都是在做音乐。就我觉得真正该有不同态度去评视音乐的是你这个人对待音乐的态度。
谭飞:这个说得好,这可以当标题。
潘磊:就有的人是为了音乐而生,我现在不写我难受,有的是为了生活去写音乐。
谭飞:为了名利。
潘磊:我觉得这个态度是有高低之别的,真正出来作品摆在台面上,既然有人喜欢,你何必一定去说审美和审丑呢?刚才聊了就是说,我觉得现在中国音乐,比如一些抖音平台或者是网易云这些,因为音乐的平台非常多,而且中国的这个版权意识越来越好,版权的这种保护的机制越来越好,一批年轻的真正的流行音乐人,我说实在话,他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了,现在你可以通过一首歌、两首歌,你不用去演出,你通过版权你可以有收益了。像我们这一代或者比我早一代的,真正玩流行音乐的有生活非常清苦的。
谭飞:是穷困潦倒的。
潘磊:靠音乐是养不活自己的,真的很多很多。但是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但是我刚才和您聊了这种对音乐的态度,现在为什么那么多口水歌?为什么那么多歌听的是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么多?它完全形成了歌曲流水线的运作,就是它的和声,就是我们说的编曲的风格,这首歌火了,那它的和声是什么?它的旋律线条大概是什么?马上同样类型的就会出来,就是复制。
谭飞:所以现在抄袭现象也很严重。
潘磊:现在都已经谈不上抄袭了。
谭飞:混淆混到一起了。
潘磊:按我们专业人的耳朵一听,它稍微变一个速度变一个调,稍微旋律倒一下,都一样了,他已经不是在为审美在进行创作了,他是在生产。
谭飞:挣快钱。
潘磊:还有一个现在就是国风,古风或者叫这种特别流行的,就是词的问题了,为了强行地去押韵。
谭飞:包括有些rap的写作,我觉得现在人人都可以叫rap,其实可能综艺节目是个好事,但是搞得好像rap成了人人都能弄的。
潘磊:我觉得是这样,就是你包括像GAI这种,我觉得他一直在做一个,为什么他能出来?他也是在将嘻哈hip-hop音乐在进行民族化和中国化,他会用方言去说,他会有一些民族的旋律进去,在他编曲里面。我觉得这是因为他真的是热爱这个东西,他在研究这个东西。
谭飞:听得出来他的专业能力而且。
潘磊:对,当然我不排斥hip-hop,不排斥嘻哈音乐,但是中国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觉得我背一段顺口溜,就叫rap了,就叫hip-hop了,然后你很抽象地说hip-hop其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它这个生存的土壤、诞生的土壤就不一样。
好的乐团能把歌唱进老百姓心坎里
谭飞:那我们再说到您现在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副院长的行政身份,培养人才确实是当务之急,你觉得现在培养人才有什么困难吗?是不是这个社会的浮躁的这种大的这种环境?
潘磊:因为现在我们的歌舞剧院有三个团,一个是现在的歌剧团,一个是舞剧剧团,还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流行乐团飞扬乐团。对于这三团,我觉得先来说歌剧团,歌剧团从2013年开始。
谭飞:2013年成立吧?
潘磊:不,很早就有,我们这个追溯很多年。
谭飞:江苏好像抓得很早。
潘磊:对,就是当时真正国内第一批开始做歌剧的,地方院团真正开始做歌剧的,江苏应该算最早的。在当时我们王燕文部长,宣传部的部长在主抓下面,到了去年其实已经五部歌剧。
谭飞:对,我看了好几部,《周恩来》、《拉贝日记》我都看过。
潘磊:对,对队伍的锻炼非常大,现在我敢说我们这支合唱团已经是国内可能除了几家国字号的,中央歌剧院、上海歌剧院这些我们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地方院团里面在合唱、在歌剧艺术上面,这支队伍已经是经受过锻炼和训练了,已经非常棒了。但是当他们每一个人从合唱团的身份出来以后,变成一个独唱演员的时候,那我也经常会跟他们谈,包括每年考核,包括这两年的考核,包括一些比赛的选拔,我会跟他们说一点,我说院团培养的不是在音乐厅演唱的歌唱家,特别是现在的民族唱法,我不需要你再坐在音乐厅里面,要求每个人坐在音乐厅里面听你的发声方法、你的难度、你的气息、你的所有东西,我说在我们的地方乐团我需要的是真正唱歌给老百姓听的,老百姓说唱得好了。现在有个非常奇怪的一个现象,特别是我们的民族声乐发展到现在就是,我也不摊开来说了,他有些民族歌剧、民族咏叹调唱得相当好,而且大歌,所谓的大歌唱得相当棒,但是当他唱《九九艳阳天》,唱《好一朵茉莉花》,唱到这种小民歌的时候就不对了。
谭飞:气质、气场就不对。
潘磊:对,他就丧失了这种我们所说的群众性。
谭飞:或者说接地气的能力。
潘磊:对,老百姓说以前听的《九九艳阳天》不是这样,听的《茉莉花》不是这样,不是挺起来这样的。
谭飞:弄得太洋范儿了。
潘磊:所以这也是跟我们现在演员说的是,就是还是做到一个音乐审美,别什么都是大、壮、又气息饱满,我说到了最后你唱歌还是在跟人在说话。
谭飞:跟人交流。
潘磊:没人愿意跟你说话的时候都是端着跟你说话的,还是要注重音乐的表现性,你唱歌也是在音乐表达嘛。
谭飞:你这个说得特别对,可能就是我们说的接地气,你不能一直在云端飘着,因为这个音乐它是有人民性,有群众性。
潘磊:舞剧团其实在我接触那么长时间,我刚才也说了我写得最多的就是舞剧,和舞蹈演员接触最多,其实舞蹈演员是艺术行业里面我认为是最单纯的。
谭飞:是,舞蹈演员非常单纯。
潘磊:他非常纯粹而且,这个都是童子功了,可能七八岁,六七岁甚至更小一点就是接触舞蹈,可能十七八岁就进入院团工作了,很年轻就进入院团工作了。然后一直跳,其实真正的舞台寿命,当你第一次上到舞台,真正走到台前,也就大概10年到12年的最精华的舞台寿命。到了30岁过后,不管是男孩还是女的舞蹈演员总会碰到一些伤病、生育、各种家庭的问题,他会有很大的变故。那有的转行作为编导,作为导演,或者作为教师,他有他的华丽转身,但是也有那种真的因为伤病影响一辈子的。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你只要给他平台,只要给他愿意跳的舞剧这样的平台或者这样的剧目机会,他会义无反顾的。他也不在乎说这个月房贷还不了,甚至说我买不起房了,我在外面教不了课了我来排你这个剧。
谭飞:舞蹈演员的眼睛是盯着远方的,他们不会盯着下面,他们在台上的眼神都是往远方眺望。
潘磊:对。舞蹈演员,反正这一点我觉得是最可爱的,非常纯粹。他对自己事业的那份热爱是很多其他艺术行业是比不了的。
谭飞:所以要保护他们的创造力和那种纯粹的东西,给他们尽量创造好的条件。
潘磊:对。
谭飞:这也是院长最大的责任,一个个都嗷嗷待哺。那就最后一个问题问问潘院长,近期有什么创作计划可以跟大家聊聊?
潘磊:今年现在我作为音乐总监正在做七一的,今年宣传部的建党100年的晚会,演出的一个大型的歌会,这可能是江苏省今年吧,可能历史上也是最大的一年,参演人数也是最大的一次,可能几千人。然后今年下半年正在谈,正在洽谈一个剧目,一个西藏题材的音乐剧。
谭飞:那算是你第四部了。
潘磊:对,近期的第四部音乐剧。
谭飞:特别是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的。
潘磊:对,又有一个机会去接触西藏风格了,然后之前也去过。
谭飞:西藏音乐也是非常有意思,非常美的。
潘磊:你近距离去接触以后,你会发现和我们现在听的完全不一样,就可能下半年就忙完这台演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可能今年年底争取能将西藏的这台剧目搬上舞台。
谭飞:行,我们期待着潘院长的新作,谢谢。
潘磊:非常愉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