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拓新路 发展开新局(5)|为全国产改探路,江苏亮出哪些实招?

2021年04月20日 12:33:10 | 来源:新华报业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视察江苏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要求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移动新媒体舆论宣传的优势,为江苏完成中央和省委赋予的改革新使命新任务加油鼓劲、增进共识、凝聚合力,进一步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3月22日起,江苏省委改革办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联合策划推出《改革拓新路 发展开新局》专题,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江苏全面深化改革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全国两个全面试点省份之一,江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改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产业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政治建设、赋能成长、维权服务、支撑保障、聚力攻坚“五大工程”,致力提高产业工人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多次对产改工作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直接牵头联系、指导产改开展。省级层面制定各类产改配套文件30多个,“五大工程”细化推出82个政策点,直接惠及广大产业工人。

  提高政治待遇,让工人更有认同感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引产业工人的“思想明灯”和“精神北斗”,实施政治建设工程,制定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个性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

  强化思想引领,增进政治觉悟。省总工会组织开展劳模进学校、思政老师进企业“双进”活动,把学习新思想的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用新思想武装产业工人,让广大工人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增强政治觉悟。截至目前,已有461名劳模工匠到147所学校讲劳动故事、职业精神,直接惠及6万多名学生、教职工;282名思政教师到346个企业宣讲新思想、新理论,超过30万名职工聆听宣讲。徐矿集团推出“产改十条”,明确“国家级党员劳模参加集团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省(部)级党员劳模参加所在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提高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中的比例。”

  强化机制改革,提高政治地位。持续拓宽政治参与渠道,让更多产业工人在政治上拥有话语权、当好主人翁。专门出台意见,明确提出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党代会、人大、政协、群团组织代表委员的比例,完善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的挂兼职制度。目前,省级“两代表一委员”中产业工人均占10%左右,各级工会领导班子中由一线工人挂兼职副主席的占37%。红豆集团推进“五个双向”(班子双向进入、工作双向互动、人才双向培养、文化双向互促、制度双向互补)工作法,把高级人才、技术能手、优秀职工吸引到党组织中,提高党代表和工会委员中一线工人比例。去年新发展党员200余名,其中绝大部分是一线的产业工人。近三年共有72名一线优秀职工发展为党员,35名优秀党员培养为厂长经理,技术人才中党员比例达32%。

  强化党建创新,激发参政热情。坚持“点面结合”,“点”即是加大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及小微企业就业的工人中发展党员工作,注重把技能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提高工人党员比例;“面”即是深化非公企业“三创两提升”、劳模支部“双创双提升”活动,推动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应建尽建。全省选取3300家企业作为各级组织部门重点联系对象,推动“四带四联”,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227个、党员先锋岗711个,形成“党建带工建、工建助产改”的生动局面。

  提高经济待遇,让工人更有获得感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也是产业工人集聚大省,现有产业工人2300多万,约占就业人口的48%。面对广大工人的诉求,创设“直通车制度”,把“产改直通车”开进企业、矿区和港区等,寻策问计直达一线,问题需求直达部门,政策举措直达基层。

  坚持“技高多得、多劳多得”。省委制定出台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实施技术工人工资激励计划,推动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企业科学确定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并合理增长。针对职工在薪酬协商方面“话语权”不大的问题,探索推广专项集体合同的方式,推动企业健全按技术、贡献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形成职工与企业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南瑞集团突破工资总额对职工薪酬的限制,对于超出利润总额考核目标以外的部分,按照累进比例进行分成奖励,其中对一线职工的奖励数额不低于总额度的80%。华能江苏公司规定,凡被聘为集团公司首席专家、首席技师,岗位工资可享受厂级领导待遇,每年补贴10万元和8万元,聘为分公司技术专家和技能专家的,岗位工资享受部门主任和主任助理待遇,每年补贴3万元、2万元。

  坚持“同工同酬、同工同权”。积极构建产业工人职业晋升“多通道”机制,畅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的“互转”渠道,推动高技术人才享受工程师同等序列待遇,为工人待遇和职业晋升通路架桥。中车戚墅堰公司为技能人才量身定制从制造员到首席制造专家的10级晋升阶梯,建立起资深技能专家、首席技能专家等5级发展通道。

  坚持“工学结合、赋能成长”。开展职业教育强基行动、人才培养集聚行动和能力提升竞赛行动,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全省重点打造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2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集中培育30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100个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实施“英才名匠”培训计划、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匠人匠心”计划,年度培训不少于1万人次,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集中力量支持优质机构和项目,实现办班地点13个设区市全覆盖。高技能人才“青苗计划”着眼第45、46、47届世界技能大赛,以6年为一个周期,大力培养技能大赛选手和行业技能领军人才,目前依托全省技工院校建设“青苗班”38个,每班补贴100万元。

  提高社会待遇,让工人更有荣誉感

  试点以来,全省各地注重从城市功能、社会服务等方面着手,塑造优越的城市品质、宜居的人文环境,处处彰显对产业工人的关怀爱护,让工人更有荣誉感归属感,打造产业工人的“强磁场”。

  思想观念“解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讲好先进故事、释放榜样力量,让劳模光荣、技能崇高、工匠宝贵成为主旋律。在省内主流媒体开设“产改落实在基层”“江苏产改进行时”等专栏,连续推出试点典型,营造浓烈氛围。省作家协会开展新时代产业工人精神风貌专题采风活动,目前已完成28篇报告文学作品。

  职业定位“提气”。大力开展技能评价改进行动,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开发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扩大企业和社会组织对技能评价的自主权,率先探索将正高级职称评审权授予亨通集团。推行国家职业培训包,建设“江苏学习在线”“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满足技能人才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面向广大农民工群体,深化“求学圆梦”“学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实现“苦力型”到“技术型”的蜕变,培育更具竞争力、更有创造力的主干力量。

  基本保障“筑底”。完善高技能领军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同等享受待遇政策,在购买自用商品住房、省内就医就诊和体检安排等方面,按照相应的高层次待遇标准予以落实;在子女入园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方面,本着“就近就便、适当照顾”原则,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负责协调提供便利;通过提供人才公寓和发放房租补贴等方式,解决引进高技能人才的住房问题,让发展红利真正惠及产业工人。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