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东平村:让“红色种子”世代相传

2021年04月19日 09:32:09 | 来源:建湖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解放,或战死沙场,或就义于敌人的刑场。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他们的光辉业绩,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建湖县有不少地名用英烈的名字命名,他们的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庆丰镇东平村。

  在华中鲁艺烈士陵园这面黑色的大理石墙壁上,刻着的是1380多名烈士的名字,在烽火岁月当中,他们在建湖这片大地上用青春与热血书写了中国民族精神的壮歌,成为一面永远的旗帜,而在这么多烈士的名字当中,我们也找到了当年华中鲁艺的教导主任丘东平的名字。

  丘东平烈士,原名丘谭月,广东海丰县人。1926年,他参加海丰武装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加入新四军,曾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的秘书、政治部敌军工作科科长。1941年,丘东平随陈毅来到盐城,被指派担任华中鲁艺教导主任和苏北文艺界协会第一届理事,并代表院长刘少奇主持全院工作。1941年7月下旬,日伪军对盐阜区发动大“扫荡”,鲁艺全体师生奉令分两队转移。丘东平和许晴、孟波等率领鲁艺学院第二大队师生及新安旅行团200多人转移。24日凌晨4点多,在途径北秦庄时,与“扫荡”敌军相遇,丘东平只身担任后卫,掩护大家撤退,不幸被敌人机枪打中,壮烈殉国。

  庆丰镇东平村老党员 杨大林:

  “是我祖母发现的,(找到)有个邻居秦书行,以后告诉他,以后发动一些人埋他们尸体的。”

  丘东平牺牲的地方北秦庄,正是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东平村。烈士已经长眠,精神永远不朽。在他战斗过的这片土地上,依然有958户人家、2890人继续生活,他们接过英烈传递的火把,照亮脚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庆丰镇东平村党总支书记 潘立国:

  “东平村的村民继承了先烈的光荣传统,都能吃得了苦干得了事,我们东平村在上世纪80年代就命名为‘盐城市农机第一村’,每年夏秋两季都有300多台套的收割机到全国各地收割,在收割之余也宣传介绍东平村。”

  来到庆丰镇东平村党群服务中心,“东平村”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在大厅内,也到处张贴着介绍丘东平烈士生平事迹的展板,建湖人民将永远怀念丘东平这位牺牲在自己土地上的英雄。

  莫回顾你脚边的黑影,请抬头望前面的朝霞;谁爱自由,谁就要付出血的代价。1941年7月,革命诗人丘东平牺牲后,人们在他的皮包中发现了一本未完成的手稿,这本刚刚写到第五章的长篇小说《茅山下》成为了建湖抗战历史的绝唱。

  如今,巍巍耸立于东平村境内的华中鲁艺殉难烈士纪念碑,已成为市、县红色革命教育重要基地。该村按照新型社区建设标准,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新型社区医疗服务室,着力改善村民的居住、生产、生活、就医条件,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新建水泥硬质道路20多公里、农桥20多座。建成省级达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村民免费提供学习、娱乐、锻炼场所。

  庆丰镇东平村党总支书记 潘立国:

  “前年他的两个孙子扫墓,到我们这个地方扫墓,也讲了丘东平家乡一些情况,丘东平兄弟四人,丘东平、丘国珍、丘岛人、丘永俊四人一起参加淞沪会战,都是参加抗日的,带来了好多珍贵的照片都留在我们村里,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留下来了。”

  穿越历史风云,东平这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村庄,依托宝贵的红色资源,织就红色土地上的幸福画卷,既是唱响今日的时代主题,也是人民对革命英烈的最好告慰。

  庆丰镇东平村老党员 杨大林:

  “我今年81岁了,年龄也大了。准备找个稍微年轻的人接替我,继续讲述丘东平烈士故事,将烈士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