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掉线”的锅,该由北斗卫星来背吗?专家详解

2021年04月16日 06:52:35 |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可以肯定的是,北斗系统没有问题, 因为我国对北斗卫星进行实时监测,任何一颗卫星出问题立即就会知道。如果北斗卫星真的出现故障,也不会只影响一个设备。

  吴才聪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日,大货车因所装载的北斗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掉线而被罚一事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作为车载终端的定位行驶记录仪为何会掉线?类似事件是偶发还是多发?“北斗掉线”的锅该由北斗卫星来背吗?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才聪。

  多种因素可能造成卫星定位或数据传输中断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吴才聪表示:“可以肯定的是,北斗系统没有问题, 因为我国对北斗卫星进行实时监测,任何一颗卫星出问题立即就会知道。如果北斗卫星真的出现故障,也不会只影响一个设备。”

  “北斗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是一回事。”吴才聪告诉记者,北斗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段的终端产品,通过接收空间段的卫星信号解算用户或载体的日期、时间、坐标、航向与速度等导航定位信息。

  车辆监管与服务主要通过卫星定位装置和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来实现。“定位装置内置SIM卡,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定位装置采集的数据回传至定位系统平台,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定位装置的软件或硬件故障、途经盲区或SIM卡欠费造成的通信中断、服务器故障或掉电、定位系统平台故障等,还有人为遮挡、断电或破坏等,都会造成掉线。定位装置掉线后,监管人员将不能通过定位系统平台追踪车辆的实时位置,也不能回放其历史轨迹。”吴才聪说。

  人为影响也可以直接中断卫星定位或数据传输。如用物体遮挡定位天线,或者在定位天线和定位装置之间安装“开关”,切断定位装置电源,拔掉SIM卡等,都会造成定位装置的人为故障。而这些人为故障的表象与装置故障的表象是相同或相近的,这往往就会导致执法人员难以准确识别故障的确切原因。

  定位装置与平台均需满足相关标准

  尽管目前大货车的行驶记录仪掉线原因还不明确,但有关车载终端产品抽样检查不合格的现象仍值得关注。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去年12月公布的2020年度道路运输车辆北斗导航车载终端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8个省市,抽取了27家企业生产的30个批次的产品,最终确定合格样品19个,不合格样品8个,主要不合格项指标为定位功能、盲区补报功能、休眠功能、CAN总线数据上传、路线偏离提醒等,抽样合格率为70.4%。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应当通过有关专业机构的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对通过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的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由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

  “卫星定位装置既要符合交通部的行业标准,同时也要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并应通过相关专业机构的技术审查。”吴才聪说,“出厂时的技术审查只是对定位装置有关功能与性能的基本检查,定位装置的优劣取决于其工作寿命及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办法和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定位装置的最低使用年限,仅对厂家提供的定位装置进行出厂检测,无法真正反映定位装置的质量和可靠性。”吴才聪提醒。

  吴才聪认为,定位装置与定位平台之间、定位平台与定位平台之间,均需遵守行业和国家的有关标准,才能确保不同厂家研发的定位装置能够接入不同厂家研发的定位平台。由于标准规定的是基本技术要求,定位装置厂家和定位平台厂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条件和应用需求,对相应的标准协议进行扩展,但这并不妨碍定位装置与定位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多个定位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

  加强定位装置与平台的质量鉴定和抽查

  “基于北斗的车辆动态监督对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和效率的作用非常显著,是当前较为高效和可行的手段,极大减少了因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规停车等导致的重特大人员伤亡事件。”吴才聪说。

  针对行驶记录仪的掉线问题,他建议,要加强定位装置与定位平台的质量鉴定和抽查,制订企业黑名单和退出机制,切实提高定位装置与定位平台的质量;完善定位装置与定位平台的故障警示方式,采取多种方式确保通知到司机和监管人员,以及时排查装置或平台的故障;针对因堵车而无法及时进入服务区、因特殊地形如崎岖山路而不能停车休息、因进入通信盲区和信号易受干扰的路段等特殊情况,要开展卫星定位应用特殊场景分类、研究和处置。

  “此外,还应推动基于北斗定位数据的交通违法处罚及其行政复议机制,研发相应的软件平台和App,通过数据说话。”吴才聪说。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