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连云港市赣榆区居民崔女士将一面题有“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为民排忧心系百姓”字样的锦旗送至墩尚派出所,感谢民警及时破案挽损。记者今天(4月8日)从赣榆警方了解到,锦旗背后案件中的套路、嫌疑人的作案手段都不算高端,但其中的细节值得每一位家长去防范。
天上掉馅饼,截图能返现
崔女士今年12岁的女儿小高对QQ聊天情有独钟,并加入了大量的粉丝群、兴趣爱好群等,一有空余时间就用母亲崔女士的手机和网友聊天,在网络上找到了许多兴趣爱好相同的同龄人,互相督促学习、练琴。
可好景不长,今年3月9日晚上10点,一名经常和小高聊天的“某公司客服人员”和小高说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截图微信钱包的余额发给他,然后按照流程操作,就能得到十倍的返现,因为是好朋友所以先告诉了她。
不谙世事的小高立马来了兴趣,可接下来的流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套路一波三折,未成年人难以防范
小高先是给对方发去了母亲微信中的余额截图,但聊天界面中弹出了一个警惕对方账户的提示,有些怀疑的小高将风险提示也一并截图发给了对方,对方立即表示点击继续,接着操作。
随后小高将信将疑地按照对方指示扫码输入了代码,而这个代码实际上就是转账金额。小高在发现需要输入支付密码的时候就停止了支付,并和对方表示自己才十几岁,不敢按照流程操作。
对方在得知小高年龄尚小这一“重要信息”后开始使出诈骗套路,先是表示公司的系统因为小高没有完成操作流程造成卡单,无法进行正常工作,之后又打来语音通话恐吓利诱小高,声称可以清空微信钱包里的钱,但并不想这么做,并发来了所谓的公司营业执照进一步取得信任。
小高又惊又怕之下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转账支付19笔订单,共1万6千5百元,就在对方如法炮制想要操作支付宝里的钱款时,小高的母亲崔女士及时发现并报了警。
巡线追踪,火速挽损
接报后,赣榆区公安局墩尚派出所民警张华、徐志强立即研判资金流向,但小高所谓的转账并非转账到了个人,而是按对方指示购买了19张购物卡并绑定了一个手机号,民警发现,购物卡绑定手机号后便只能该号主使用,小高的转账支付实际上是购卡赠予。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办案民警迅速技术侦查锁定了该号码的拥有人为盐城市的陈某,并于5天后将其抓获归案。目前,被骗钱款已全部追回,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电信网络诈骗络绎不绝,广大群众要提高自身防骗意识,切实保护好自己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保密信息。
另外,未成年人因心智单纯,逐渐成为犯罪分子的施骗对象,孩子知道家长的支付密码等信息也会造成一定隐患。
在此,警方呼吁广大群众,只要陌生人和你谈及钱款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并且要着重关注未成年人上网环境,一旦受骗立即拨打11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德俭 通讯员/王照诚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