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探寻红色地名的前世今生,激发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

2021年04月07日 11:29:39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家乡,也是新四军的重点活动区域和华中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阵地,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革命事迹,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不仅流淌在老区人民的血脉里,也印刻在这片曾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

  桂五、刘老庄、大胡庄、车桥、成集、黄花塘……一个个红色地名,成为一座座精神坐标,有的因人而生、滋养一方,有的延续壮大、更加响亮,有的历久弥新、令人神往。这些红色地名,是学习地方党史、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金钥匙”。

  桂五镇:得名于革命烈士,孕育出新时代“孺子牛”

  桂五镇,隶属于淮安市盱眙县,原名西高庙乡,1956年为纪念革命烈士李桂五而更名。

  李桂五,1905年出生,盱眙人,出生在地主家庭,家有耕地、竹木山林达4万余亩。但他追求进步,在外地读书期间受革命思想影响,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冬,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盱眙,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主动接近贫苦农民,组织“工农革命互济会”,开展向地主豪绅抗捐抗税斗争;自己掏钱为病故老佃农办理丧事;遇到灾荒,做“不孝子”,说服迫使父亲开仓济贫,把木材、竹子分给灾民。1931年夏天起,他先后创建党支部,组织西高庙农民武装起义,成立红军游击队,组建红色苏维埃政权。后遭到国民党军队“围剿”,突围时不幸被捕。面对敌人软硬兼施,威武不屈、慷慨就义,时年27岁。为缅怀纪念李桂五,解放后经乡亲们一致要求,盱眙县人民政府决定改西高庙乡为桂五乡(现为桂五镇)。

  李银江,就生长在这里,听着革命先辈的事迹长大,从小就立志要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有口碑的人。退休前,曾任盱眙县桂五镇社保站副站长、敬老院院长。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工作岗位,甘当“五保老人”的“大孝子”、弱势群体的“大家长”,先后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江苏省民政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江苏省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江苏省优秀党员、江苏省时代楷模,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荣获了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

  刘老庄:82烈士牺牲地,绽放出幸福“小康花”

  刘老庄,位于淮安市淮阴区,是村庄的名字,后来也成为乡镇的名称。它是新四军英勇抗击日军战斗的发生地,82位烈士的牺牲地。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第四连的82位壮士,为掩护人民群众和领导机关的安全转移,面对20倍于己的日伪军,顶着大炮、机枪的绵密火力,以枪声回应汉奸劝降,发出了“人在阵地在”的钢铁誓言,连续作战10多个小时,多次打退日军的猛烈进攻。后因弹尽援绝,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刺刀捅弯了,用枪托砸,枪托砸弯了,用铁锹砍、牙齿咬,直到全部壮烈殉国。此役毙敌170余人,伤敌300余人。战后,新四军第3师命名4连为“刘老庄连”。陈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提到:战场上四连82位勇士无一投降、无一生还、无一逃跑、未给敌人留下一支完整的枪、一份完整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度评价“刘老庄连”这个英雄群体,称赞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

管伟法 摄

  英雄的气概浩然长存,英雄的事迹彪炳史册,英雄的番号永不褪色。在这样的光荣历史激励指引下,刘老庄干群传承革命先烈红色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明确“红色刘老庄、绿色刘老庄、金色刘老庄”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不断提升乡镇的整体面貌和群众的幸福指数,截至2019年底,刘老庄镇就已实现全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974户6054人全部脱贫,过上了小康新生活。而原先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刘老庄村,也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百姓富裕、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红色大道”,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绘就出一道道“国字号”风景——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成集:昔日“苏北小延安”  建设出宜居新家园

  成集位于淮安市涟水县西部,地处涟水县、淮阴区、沭阳县交界,抗战时期享有“苏北小延安”美誉,是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

  1928年初,涟水县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成集支部就在这里成立。抗战初期,成集成为中共淮阴、涟水、泗阳地区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七七事变”后,成集抗日救亡运动声势浩大,在涟水沦陷后,首举义旗,成立了抗日武装独立营。1939年6月,由淮阴、淮安、涟水三县抗日武装在成集集合编为陇海南进支队第8团。在日寇大“扫荡”时,灌云、涟水、淮阴、泗阳、沭阳五县县政府暂住成集。当时,成集人民革命热情高涨、抗日氛围浓烈,成为人人向往、为之歌颂的大后方。革命战争年代,成集先后有1000余人参军参战,300余人英勇献身,涌现出盘肠大战的朱启勋、坚贞不屈的朱启杰兄妹,浴血洪码的王道明、宁死不降的朱前等众多革命烈士。如今,以兄妹名字命名的杰勋河穿镇而过,成为浇灌着这片土地的母亲河。

  步入新时代,成集镇牢记革命历史,弘扬红色文化,办实事、增福祉,着力打造宜居兴业、令人向往的红色新家园,让老区人民讴歌英雄、铭记历史,让红色旗帜高高飘扬、代代相传。先后规划建设条河社区、初心社区、余圩社区三个新型社区,改善2000余户农民住房条件。其中,条河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配套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着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园、设施化果蔬园、西瓜园、马铃薯园,帮助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着力将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相衔接,发展动力与传统精神相衔接,于2020年9月启动建设“苏北小延安”红色文旅项目,努力打造教育实践阵地、文化产业基地、红色旅游高地,一期预计今年7月份开园,献礼建党100周年。

  红色地名,讲述历史,传承精神。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在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展开的当下,探寻这些红色地名的前世今生,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汲取精神养分,牢记初心使命,锤炼品格意志,激发出继续前行的时代担当和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