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党员、老物件,开展“党史我来讲”、主题微党课活动……镇江青少年“手拉手”传承红色薪火

2021年04月05日 17:08:5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红旗在微风细雨中摇曳,清朗的诵读声声回荡,百年党史历历在目……清明节期间,镇江市中山路小学300多名少先队员来到烈士陵园,在纪念碑下诵读红色故事,拉开了全市少先队员党史大学习的帷幕。同一天,镇江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正式成立,常态开展党史宣讲“校校行”,让全市青少年学生听得懂、记得住、能运用。

  缅怀革命先烈、学习百年党史,青少年、大中小学生是重要群体。镇江注重贴合青少年认知和需求,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学党史祭英烈”系列活动。今年3月以来,该市已经开展各类活动数百场,其中少先队员走访老党员活动159场,清明祭扫活动76场。

  大手牵小手,红色寻访汲取力量    

   “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群众满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保家卫国是年轻人的责任。和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友相比,能有今天的生活,感觉很知足!”清明节前夕,镇江市润州区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寻访92岁老党员、抗美援朝革命战士包熙良,聆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 

  少先队员听老党员讲党史,在红色寻访中汲取力量,是镇江“红领巾寻访老党员,百年党史共传颂”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以‘红色寻访为主题开展活动已近200场,包括‘瞻仰纪念碑,寻访真英雄’红色行走,‘红旗娃娃心向党’老革命走访,‘展红色物件 忆峥嵘岁月’等等。”镇江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指导组组长朱定明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引导青少年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帮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月30日,星期二,今天是幸运而神奇的一天,我有幸见到了‘红色宝贝’,它们看上去旧旧的,但是却神奇地放着光,吸引着我,去了解背后的故事和历史……”镇江京口实验小学六年级少先队员张辰涵的日记中记录的“神奇的红色宝贝”,正是寻访系列活动中的“红色物件”。这些面向老党员、老战士征集来的毛主席像章、抗美援朝军功章、敌军优待证、中国人民志愿军妻子入朝证等“红色宝贝”,向孩子们讲述着历史,引导他们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听党话,跟党走,学知识,强本领!” 张辰涵在日记的末尾,加粗加重了这12字。

  小手拉大手,党史我来讲

  4月3日,“童心向党,党史我来讲”红色故事分享活动,在镇江市润州区“首发”。由当地小学高年级学生组成的“红领巾宣讲团”,走进社区讲红色故事、分享体会。 

  “大家好,我是陈珏颖,我分享的是林伯渠同志《手举马灯照万人》的故事。”站上讲台的“红领巾们”神采奕奕:“那盏高高举起的马灯,指引着红军战士前行的道路,指引着中国革命不断向着胜利前进,也指引着我们持续奋斗、砥砺前行……”听着“儿童版”的党史故事,应邀而来的江苏大学附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孙志伟深受感动。现场,孙志伟也与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去年奔赴武汉参加抗疫的故事。 

  据了解,3月下旬以来,镇江全市组织中小学共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传承活动,并通过唱红色歌曲、国旗下讲话、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教学目标、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中小学生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朱定明介绍,其中‘“小手拉大手,党史我来讲”子活动,是以孩子为主讲人,发挥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纽带作用,释放“红色小喇叭”的正能量。 

  读七年级的丁绮璐是镇江崇实女子中学的红领巾播音员,新学期开始后,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开设的“红色故事栏目”,已经成了校园“名牌栏目”,还吸引了附近的一些居民准点“蹭听”。 “朱德,朱军长,即使每天忙着谋略新的作战计划,却也仍旧背上沉重的柴火,带上一根扁担,每天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不辞辛劳地干着,军旅生活的重担沉重地压在了朱德的身上,他没有喊苦也没有叫累……” 

  崇实之声诵读的红色经典,不仅回荡在每个孩子的心间,也越过校园的围墙,激起了附近居民的一颗颗红心。“我家就住在附近,每天中午,孩子们讲故事,听得我也很激动。”市民李先生说,自己已经成为崇实之声的粉丝:“听着听着脑海里会浮现出很多过去的画面,更庆幸自己能在有生之年享受这个美好的时代。” 

  朱定明介绍,今年镇江将充分依托特有的红色地标、重大历史事件、英雄模范人物等党史教育资源,运用历史与现实结合、全国全省发展与家乡家庭变化结合、国内与国际对比等,最具说服力、最易为青少年接受的方式,讲好地方党史故事,促进青少年了解家乡的红色文化、革命历史,感知在党的领导下,家乡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成就。

  大小携手,传承红色薪火

  今年3月初,一个特殊的课堂引起了多方关注。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走上讲台,围绕“学雷锋”主题上微党课,揭开了“镇江大中小学手拉手学党史”主题活动的序幕;随后,酒海街社区老党员蔡勇刚用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入党50年以来难忘经历,动情之时还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 

  “在大中小学推行党史学习,要抓‘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多采用春风化雨的形式,引领青少年加强学习教育。”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阚为介绍,这是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探索,选择“雷锋”这样一个各学龄阶段的孩子都熟悉的人物,让研究生和本科生深入到中小学课堂,带动中小学生一起学党史,还请了老党员言传身教。“可以说,这是红色基因、革命薪火的代代相传。”   

  在校大学生是学党史的重要群体,目前,在镇高校已相继推出了“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系列红色活动。以镇江高专开展的“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活动为例,目前已经推出了《井冈山会师》《唤起工农千百万》等多期。师生共同解构作品艺术特色,解读作品背后故事。“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追忆过去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也要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发扬井冈山会师的求实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镇江高专学生牛雅聖通过作品读出了井冈山故事,更读出了井冈山精神。 

  根据镇江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今年镇江将依托思政工作联盟,推动大中小学生手拉手学党史,建成一批大中小学党史教育一体化建设精品项目。朱定明表示,以此引导全市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大小携手的方式,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冯源 通讯员/朱婕 张路 编辑/俞思琼)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