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已有清明小长假!清明节这些习俗由来你知道吗?

2021年04月02日 14:46:4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的由来和历史你了解多少?

  春意盎然 吐故纳新 清明节源自传统节气

  清明历史悠久,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这时期气温变暖,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无论是人或自然,都在清明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事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为了农事丰收,除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还得请祖先保佑。因此,清明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

  经历史发展演变,清明节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禁火冷食 祭扫坟墓 清明节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介子推携母到绵山隐居,晋文公为逼其出山放火烧山,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

  文公得知,悲愤交加,下令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家家户户不许烧火,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要祭扫坟墓。据《唐会要》记载,“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取代寒食节。这意味着,不仅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如吃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了。

  祓禊踏青 上巳节为清明节赋新意

  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日,也有传说是女娲造人的日子,更是我国最早的情人节。

  这一天,民间通常有祓禊、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习俗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也曾写道:“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事也。”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由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后来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由此,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是人民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

  如今,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礼俗主题。每逢清明,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为坟墓培上新土,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缅怀祖先。

  唐代起清明便有小长假

  距今1200多年

  早在唐代,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便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最初,唐朝的小长假有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不久后,唐朝衙门改为放假五天再往后加到七天以便官员们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由此可见,寒食节已是唐朝隆重的全国性节日。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民族扫墓节。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次一次的想念。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记得带着家人走进远山近水的田园村落,沐浴清新秀美的春日风光,珍爱世界,学会感恩。

(荔枝新闻专稿/柯清雅 参考:清明节百度百科、《汉书》、《唐会要》、《韩诗外传》、中国摄影出版社、古典书城公众号等)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