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机制创新激活科创动力,“苏”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2021年03月20日 15:29:27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郭素娇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近年来,江苏省以机制创新激扬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紧跟时代步伐、聚力“强富美高”,用走在前列的过硬成果,创造极不平凡的发展成绩。

  做优机制创新体系,实现“多数量”和“高质量”双提升。作为科技强省,江苏注重创新平台建设,将之作为创新成果“孵化器”,从基础设施、科研项目、成长空间和运行机制上予以充分保障,瞄准发展方向、聚焦现实需求、强化优势力量,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供给能力和转化效率,推动数量上成规模、质量上显成效,在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上双发力,实现科技创新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突破性跨越。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在做优、壮大创新体系中,看得见的趋势性深刻变化在江苏省不断涌现:未来网络、“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令人瞩目,制造业规模占到全国的1/8。江苏省在数量和质量上协同发力,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

  发挥机制创新力量,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双结合。“不日新则日必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推挡墙”、“跨门槛”,江苏省以战略性和专业性打造科技创新“硬实力”,突破“卡脖子”技术,从依靠合资加工到如今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成熟的技术打通了研发过程中的“中梗阻”,提升了科技支撑力。比如姑苏实验室,作为江苏省重点科创实验室,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高端材料生长系统、人工智能材料大数据、光谱成像芯片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展现了过硬的科技创新实力。汇聚“硬实力”开展科技攻关的同时,江苏也注重以机制创新提升“软实力”,而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就是抓手。目前,江苏南京已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400家,孵化科技型企业近9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844家增加到6507家、今年将力争再净增3000家。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江苏省发挥机制创新力量不断提高科创支撑能力,省属高校设立社会服务型教授职称评价机制,破除评职称看论文的传统评价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容错机制,创新尽职免责机制等,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多项举措,大大释放高校科研院所活力,中小微科创企业迅速成长。 

  做强机制创新引擎,实现“外环境”和“内动能”双促进。“十三五”期间,江苏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十四五”期间,以挖掘科创力度提升实体经济强度,科技创新将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更加强大的引擎。着眼提升科技创新外部环境,江苏省紧贴实际创模式、建流程、强服务,系列科研“政策包”的推出营造了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高效、全面、便捷的服务指引,有力促进技术、金融、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集聚与顺畅流动,加快新旧能源间的转换,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此外,江苏省通过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赋能科技创新,着眼“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加快置换,成为江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十四五”期间,江苏省研发经费投入将保持年均6.5%左右的增长。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正面向未来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在无锡,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里,深海运载安全、通信导航等3个研究方向齐头并进。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江苏省以机制创新助力科技创新开疆扩土,深耕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启航“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江苏省将以躬耕扎实的精神继续奋发努力,再造科技创新新标杆,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苏”写“强富美高”新图景。(郭素娇)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