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将立足于1769平方公里的资源禀赋,突出农业品质、镇村功能、农民收入、人居环境、乡风文明五项提升,以做强特色现代农业,“农业大花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描绘“农村大公园”的画卷;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让群众文化火起来,共享“农民大乐园”的福祉。构建“三园”新格局,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睢宁徐徐展开。
“农业大花园”——产业链里价值高
睢宁县创新构建“1个县农业公司、18个镇农业公司、400个村集体合作社和1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11841”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县镇农业公司资产规模超90亿元,牵引支持1252家家庭农场,567家集体农场,466个村集体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84万亩,县镇农业公司社会化服务面积近50万亩。
农业大花园离不开绿色总基调。官路数字农业示范园总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分为丛林秘境、花果漫游、数字农科、睢宁福地和示范种植区采摘区等区域。这里有水润万物的景观石、绿意盎然的植物、各种色系水果,还设置了家乡味道体验区。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植物奥妙,还可以参与睢宁豆腐制作和烙煎饼的体验,春节前还将再添加小项目以丰富群众的游玩体验。
睢宁姚集镇黄桃种植面积近500亩,一亩地丰产期可达4000-8000斤,是林果种植大镇。姚集镇聚焦三产融合,做大做强镇农业公司,科学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通过品种改良和模式创新,打造“高效优质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生态休闲旅游”为主体、三次产业互促并进的姚集产业升级版。
在睢宁“希望的田野上”,正迎来“农业花园”经济的喷涌释放,依托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和优越的资源禀赋,打造了以黄河故道为轴带,房湾农业公园和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及各镇农产品加工园区为平台的“一带两核六区多园”现代农业空间布局,提出了以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精品果业、生态养殖“4个主导产业”,西甜瓜、蚕桑、中草药、小花生“4个特色产业”,稻渔共作、花卉苗木“2个培育产业”的“4+4+2”产业体系,形成全县现代农业整体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
“农村大公园”——让农村美到骨子里
串“珠”成“链”描摹乡村新诗画。2020年,睢宁新建了16个新型社区,7386户、2.95万人喜迁新居。76%行政村实现污水集中处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率先在全市通过省级验收,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乡村生活更加美丽宜居。多措并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210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500亩湿地生态修复,新栽树木900万株,累计造林8.7万亩,房湾湿地入选省级水利风景区,睢宁高党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黄河故道田园风情成为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睢宁生态美景越来越受青睐。
创新构建秸秆、畜禽粪污和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三大模式”,建设37个沼气站、4个有机肥厂和13个垃圾处理中心,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绿色农业为核心的生态循环农业格局。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7%,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6%,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81%,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8%,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累计完成农村改厕25.13万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6.6%,357个行政村全部建有水冲公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244.4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带动兴业富民美村效应不断显现。
“农民大乐园”——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2020年,睢宁投资93亿元实施了175项民生实事,把稳增收致富“主线”。建成运营扶贫产业园187个、扶贫车间135个,设立扶贫公益性岗位1315个,355个行政村和企业实现企村联建,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61.58万元,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均纯收入达到13283.2元。
全面推进“安全、和谐、美丽”的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不断提升村民群众幸福指数。包涵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点、一站式服务为民服务大厅、村史馆、养老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大礼堂等,承载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宣传文化、综合服务、平安管理、农村建设等六大职能,真正让民生工程更好地为民、便民、亲民、利民、惠民。
在睢宁凌城镇沙庄村,60个大棚整齐排列在凌埠路两侧。凌城镇采用“鼓励承包+雇佣劳动+推动创业”的引领机制,按照“农业公司+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扶贫小额贷款”的运营模式,先后建设稻蟹养殖、香菇种植、中华苔韭、瓜果大棚、蔬菜大棚和电商六大扶贫产业园,在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的同时,优先向低收入户常年提供稳定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入园自主经营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34户,劳务90户。
2021年,以将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一系列活动,如开展“我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做点啥”大讨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进一步凝心聚力、群策群力,转变村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努力形成全民“奏响大合唱,唱出心中最美家园”的浓厚氛围。睢宁县委书记苏伟说,睢宁要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总结拓展文明镇村创建成果,广泛开展“睢宁好人”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放大“道德模范之乡”“诚信睢宁”品牌效应,引领农民群众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
(来源:江苏广电徐州中心站/季栋 通讯员/顾士刚 编辑/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