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点,通堵点,“三评”改革到了攻坚期

2021年03月08日 10:18:44 |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九部型号总师胡胜云代表始终在关注科技评价制度改革。

  “将科技评价结果与待遇脱钩,使科技评价返璞归真”“科技评价标准应更侧重于科技工作者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激励他们突破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都曾是他热切关注的问题。

  今年,他的建议是,改革完善科技评价机制,让科技荣誉能够真正体现科技人员的能力水平和贡献。

  科技评价制度改革不是新话题。

  早在2017年,“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就被写进了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次年,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以下简称“三评”)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三评”改革的重要性没有改变。今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众多代表、委员后发现,经过多年持续努力,“三评”改革已深入人心,大动作、新政策不断出现,但改革进入攻坚期,还有一些堵点、难点亟待解决。

  评价人,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全国两会之前,山东农业大学刚刚结束2020年的职称评聘。该校校长张宪省代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评聘中,除了通常需要填写的论文、课题、奖项,每个人还要作学术报告,讲自己的创新性,讲在教学、科研或者推广上解决的具体问题。

  张宪省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是发了几篇影响因子不错的文章,是讲不出故事来的。我们这样做,就是希望能对每个人进行客观评价,引导大家不唯功利、不唯帽子,扎扎实实做学问,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工程问题。”

  “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的提法让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全国人大代表冯丹非常振奋。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一直在寻找多种办法来分类评价老师的工作成果:从事关键技术研究的,看现阶段解决‘卡脖子’问题;从事基础研究的,更多看未来的前景,看国际同行对他的评价。”

  冯丹强调,对人不拿一把尺子评价。

  人才评价是指挥棒,指挥着科研人员的努力方向。近些年,国家科技政策比较宽松,对论文、学历、奖项的重视促进了人才的成长,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工作水平,但也出现了很多过于功利的追求。

  项目好不好,人才强不强,科研机构怎么样,评价这三者,究竟谁有发言权?

  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卫虎林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现行普通高校评价体系,基本上以学术论文、科研项目、人才称号等为主,“这种评价体系对研究型高校较为合适,但不适用于其他非研究型高校”。他认为,学术研究型高校、应用研究型高校、应用技术型高校、应用技能型高校,它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应建立一套与分类评价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与操作体系。

  “田赛”“径赛”分开比,方能人尽其才

  如何让“破五唯”落地,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委员今年关注的重点之一。在参加全国两会之前,他刚刚参加完一场人才工作会议,拟定新一年学校各类人才的发展规划。

  他表示:“我们一直在努力改革高校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病,把‘田赛’和‘径赛’分开比,让每个人都能够人尽其才。”

  “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系统设计,上下协同,共同推进。”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李家俊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将评价体系落地,具体实施则要有“抓”有“放”,抓顶层设计,放权多元评价。

  在采访中,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当前,在“三评”改革带动下,我国人才评价体系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在一些领域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注意。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委员提出,应取消高校、科研院所对青年科技人员设定不合理的定量考核指标;同时,他呼吁减少“帽子”工程,各部门、各级领导不应将精力过多地聚焦于“大师”和“顶尖人才”,而应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千千万万没有“帽子”的青年科技人员身上。

  胡胜云代表认为,当前我国的科技评价制度需继续解决三大难题:一是科技评价结果与相关人员在待遇上的事实绑定;二是对科技创新工作中失败的容忍度低;三是定期考核注重短期效益,重量不重质,不利于长期潜心探索。

  “有的研究人员为文章而文章,为帽子而帽子,背离了我们做研究的目的,非改不可。”张宪省代表向记者强调,研究人员做科研的真正目的,是要解决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解决重大科学问题,要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利。

  改革,就要围绕这些进行。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