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邰丽华:手语“唱”国歌 表情及情感表达很关键

2021年03月06日 07:20:05 | 来源:新京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和她的手语翻译黑虹用手语“演唱”国歌。这一幕感动无数网友,有网友留言说:“无声的力量也能震撼人心”“肃然起敬,愿国民都可以唱响我们的国歌。”

  据悉,这首令人耳目一新的“手语版”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于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这是首次以聋人手语使用者为主体研制的国家通用手语规范化最新成果,切实解决了聋人手语使用者规范、统一、严肃地表达国歌的愿望。

  昨日,记者对话邰丽华,讲述手语版国歌背后的故事。

  谈感受

  解决多年来想“唱”国歌的愿望

  记者:在开幕式上你用手语“唱”国歌,网友们看到都非常感动。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邰丽华:每年参加全国两会,当国歌奏响起来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念国歌的每一句歌词,铿锵有力地用手语跟大家一起“唱响”国歌。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开始实施,这是首次以听力残疾人为主体,规范应用国家通过手语“唱”国歌,解决了我们多年来想“唱”国歌的愿望。

  规范的手语方案可以让聋人伙伴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聋人朋友,对国歌理解、手语打法、表情语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所明确规定的一致,在“唱”国歌时做到更加全面、规范和统一,从而更加庄严而神圣地表达国歌所展现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其实在2018年的夏天,我就参加了一档国歌的手语节目。当时收到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顾定倩老师发来的邀请,我很快就答应了。多年来,我内心一直觉得,我们在很多场合中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手语配合着国歌的奏唱,现在国家通用手语逐渐规范化,这次难得有机会,手语规范可以体现出国歌所传达的国家民族精神,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出对国歌的感受。

  谈练习经历

  跟上旋律卡准点有一定难度

  记者:在手语版国歌的制定过程中,你提出了什么建议?

  邰丽华:2017年6月,中国聋协手语委员会受中国残联、国家手语和盲文中心的委托,开始启动手语版国歌的学术研究及艺术创作。

  我们在全国各地收集到了五十多个不同地区的手语国歌资料及手势打法,每个地方的手语打法不同,就像各地方言一样,光“前进”一词就有六七种打法。经过一年多的认真反复研究,最终大家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回想起我和我的团队在所到之处演唱国歌的情形,有的人只是嘴上轻轻哼唱着,有的人激昂地比划着,也有的人用手语默默呢喃着……我深感责任重大。

  首先我跟专家们多次探讨手语规范化的重要性,从中寻找手语规范的立身意义。国歌中的每一句歌词经过反复推敲,确定好哪些词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打出来,哪些词要依据现实情况来配合手语。专家们的意见很重要,他们的学术成果更值得尊重。

  记者:在手语版国歌的视频资料中,你参与了录制和拍摄,请谈谈这段经历。

  邰丽华:尽管我很熟悉国歌的旋律,但手语的节奏要跟上国歌的旋律,卡点要准,这有一定的难度。我要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把新手语尽快掌握,还要克服以往手语打法上的不严谨,即便是练习了上百次,也总会在视频录制时出一些错误。

  歌词中,“血肉”的“肉”字,国家通用手语里面是右手的指头捏在左手小鱼际部位,后来考虑到拍摄时要更加直观同时兼顾视觉效果,我用右手的几个指头轻抚左手掌肚,表达出要珍惜烈士们用血肉之躯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及幸福生活。

  拍摄过程中除了手语,表情及情感的表达也很关键。我第一次拍摄的时候习惯性面带微笑地“唱”,后来意识到少了一份庄重,唱国歌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包含着很多情感,对祖国的爱和尊敬等。我想到了祖国母亲的艰难历程,想到了无数前辈用生命换来我们今日的幸福,就这样在坚强有力的旋律中带着对家国的情怀反复去“唱”。

  ■ 揭秘

  未来还将推出手语版少先队队歌

  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徐聪是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起草人之一。和很多聋人朋友一样,过去每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徐聪也想“唱一唱”国歌,但是由于没有规范的手语版国歌,徐聪要么只能在心中默“唱”歌曲,要么只能用不规范的手语“演唱”。

  作为国家通用手语版国歌项目的落实、执行者,华夏出版社特殊教育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刘娲对此也深有感受。“全国各地的聋校每周都会有升国旗仪式,老师们自发教授听力残疾学生用手语表达国歌,但由于没有全国规范统一的方案,所以各地表达国歌的手语不一致。”

  2003年4月,《中国手语》(修订版)出版时首次呈现了国歌手语版。因受当时研究条件的限制,该手语版存在一些不符合手语视觉语言特点的问题,尚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国歌原意,听力残疾人也不完全接受,加之未上升为国家规范,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个版本的手语版国歌并没有实现推广和普及,各地仍然使用着各地的手语表达。

  2016年12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课题形式委托中国聋人协会手语研究和推广委员会(简称中国聋协手语委)开展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的研究,主要负责人邱丽君和仰国维都是聋人,也是资深的手语使用者和研究者。在所有参与了这一项目的工作人员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如果把国家通用手语比作普通话,那么全国各地的手语则相当于方言。刘娲说,手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北方手语和南方手语,所以要开展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的研究其前提是必须掌握、收集全国各地的手语表达,然后再集体论证,最后才能确定哪个词用什么手语表达。从2017年开始,大约一整年的时间,中国聋协手语委全体成员先后辗转于北京、上海、辽宁、湖北、江苏等12个手语信息采集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深入调研,并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共收集到32份国歌手语视频材料。

  后续的论证工作更加庞杂。徐聪说:“我们开了很多次会议,全国各地的聋人朋友代表一起论证每一个词用什么手语表达更准确。”由于南、北方手语表达的不同,往往针对一个手语动作就要争论三四个小时。“冒着”、“炮火”、“长城”等词语,都是经过热烈的争论才确定下来。

  此外,方案研究过程中还参考了众多文献资料,以及比较分析,调研人员对比不同地区国歌歌词的手语表达,分析其共性和差异,据此,提出共识程度高的国歌国家通用手语规范方案。

  刘娲说,研究、确定国家通用手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国家通用手语词典》为例,词典内收录了8000多个手语词语。8000个词语看上去并不多,但是却耗费了近8年的时间,是众多手语研究者和聋人朋友们共同的研究成果。

  2018年9月1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新学年开学典礼上正式启用并推广国歌国家通用手语版。刘娲回忆说,当天的发布活动上,当几百名学生、老师同时用国家通用手语一起“演唱”国歌时,由于手语动作全部统一,因此“演唱”场面十分庄重、壮观。

  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开始实施。记者了解到,手语版国歌仅仅是国家通用手语项目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数学、体育和律动、计算机、美术等学科常用词通用手语都已经陆续与聋人朋友见面。

  徐聪告诉记者,现在他和中国聋协手语委的伙伴们仍在不遗余力地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手语,希望能够将更多的手语收纳进《国家通用手语词典》,实现全国聋人朋友沟通无障碍。记者了解到,未来,国家通用版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国家通用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等都将陆续推出。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