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苏州相城在区域调整中诞生,以一个新建区的身份承担起苏州中心城区北拓的发展重任。今年是苏州相城建区20周年,曾经的“苏州洼地”已崛起为“长三角黑马”,为苏州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美窗口扛起“相城担当”。
在苏州北站,上百趟高铁在这里停靠,连接起相城与长三角的距离,也吸引了众多高新人才纷至沓来。北站内外延伸出来的高铁新城,承载了苏州相城向上而生的动力。2月24日,备受关注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对外公布全文,“相城”成为其中的高频词,虹桥-相城一体化发展再次提速。方案提出,要加快苏州高铁北站扩容提升工程建设。未来的苏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总建筑规模将达100万平方米左右,承接上海虹桥站部分功能,并将预留未来超级列车通道。
这让相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又“先声夺人”。
走出苏州北站,相城街头的创新气氛扑面而来,四处巡游的无人出租车、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公交线路,让人一步踏入未来。而这一幕颇具魔幻色彩的街头场景,也成为了日本导演竹内亮《后疫情时代》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全省首个数字交通示范区,相城在软硬环境的打造中,汇聚了魔门塔、轻舟智航等一大批自动驾驶的龙头企业。
魔门塔政府事务副总裁罗志民告诉记者,作为第一家自动驾驶企业落户到相城,短短的4年多的时间,整个相城已经打造了一个非常具有广度、深度和全产业链的自动驾驶的产业。“我们可以就近更好的与我们的生态伙伴一起在当地创业,把自动驾驶做的更深入。”
“苏州整个来说是非常包容和有创新的一个城市。政府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咱们无人驾驶的路测,还有相关的这些基础设施都提供了大量的支持。”轻舟智航平台架构总监程昶说。
创新集聚的背后,是相城在20年发展中敢于争先的超前规划和科学布局。由于历史上基础差底子薄、产业层次低,相城在苏州十个板块排名靠后。如何让洼地变为高地,相城大刀阔斧淘汰落后产能,依托区位、交通、生态、空间等比较优势,聚力发展“大研发、大文化、大健康”三大产业。
2019年12月底,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牵手相城。刚满一年,研究院新址就在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正式启用。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成为相城布局创新产业的一步先手棋。苏州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也是本土的苏州人,我知道苏州的经济是得益于上海的扶持,苏州的产业跟上海的产业链是完全的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所以苏州的发展离不开上海的支持、上海的扶持。那么在早在2017年,我们就超前谋划了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
正是因为敢于超前谋划的格局,让相城在苏州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中跑出了相城速度。研发社区作为相城培育产业链最高端研发环节的战略性核心承载地,也将成为相城的“最强大脑”。当前,苏州相城的数字金融、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先进材料、区块链、生物医药等六大新经济产业规模从小到大,创新能力由弱变强,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跑地位。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程晓农对此深有感触,他说:“相城要给我们超过6个亿的额度,让我们购买研发设备。这为我们前期的建设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当前,研究院的研发项目也基本上都是瞄准了材料领域的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在展开。做成以后,在这些关键领域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2020年,相城国内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930亿元和136.30亿元,同比2001年的63.03亿元和2.53亿元,分别增长了14.8倍、53.9 倍。如今的相城不仅经济总量大幅增长,更是通过超前谋划,实现了国家级高铁枢纽、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全国首批数字货币试点城市、虹桥相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等四大国家战略落地,完成了从“洼地”到“黑马”的精彩蝶变,为相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跑出加速度,拼出新未来。
“借助于这四大国家级的战略机遇,我们相城要率先在苏州全市新经济发展方面要走在前头,争取这些战略机遇尽快的落地产出,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下一步相城将紧紧依托跟虹桥的紧密联系,全方位地推进跟虹桥以及整个上海的经济的联动发展,真正贯彻落实好国家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规划,来带动整个相城的快速发展。”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说道。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施志鹄 郭彧 耿昊东 图片/苏州相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