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县冠军昆山飞针走线密织“双面绣”|新华网

2021年02月26日 20:47:06 | 来源:新华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国内,倘若要找一个和谐发展的城市典型,昆山市无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十多年雄踞百强县之首,昆山不仅产业经济发达,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一“软”一“硬”彼此依存,相得益彰。也因此,昆山被人们誉为精美的“双面绣”。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如何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赋能添力?昆山市 “飞针走线”,一刻不停密织精彩。

  既要“壮筋骨”也要“长血肉”

  2月25日,昆山市举行千人参加的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会上,启动53个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涉及总金额330亿元;发布“崑朋”数字生态伙伴计划;为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等9个项目揭牌;签约数字产业、文化产业和平台载体类项目63个;一批促进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政密集出台……一系列“大手笔”背后,折射出的是昆山牢牢把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全力打造“数字之城”,聚力建设“文化名城”的决心和勇气。

  大会之前一个月,苏州市相继召开了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以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数字经济”和“江南文化”两大冲锋号。闻风而动的昆山市紧急谋划,成为苏州各区市中首个做到“政策出台即兑现”的板块。而将两个会议合二为一,也彰显了耐人寻味的目标指向——未来昆山发展既要营造产业硬实力,也要输出文化软实力,既要壮“筋骨”,也要长“血肉”,成为一座真正有实力、有厚度、有内涵的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

  过去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昆山全市上下众志成城,一面抓疫情防控,一面抓经济发展,交出了出色的答卷:该市成为苏州各区县中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板块,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继续雄踞全国百强县榜首;同时,还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面对亮丽的“成绩单”,昆山人并没有满足。当天的大会直面现实,亮出了昆山市产业发展的短板和不足:产业结构偏重、新兴产业偏弱,经济发展大而不强;产业层次不高、外向依存度偏高、工业企业核心增加值率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弱等短板依然存在。

  “面对逼人的形势,昆山市不能满足当前,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事业产业发展,都要跳出县域城市的小框框和思想束缚,要站位更高远,目标更明确,行动更坚决!”

  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一席话发人警醒。他表示,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是趋势也是大势,是方向也是风口。抢抓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这个“新机遇”,昆山必须当仁不让。“未来昆山要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家门口的重大机遇,把握国务院批复同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昆山纳入北向拓展带的有利契机,积极对接上海、学习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找准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路径举措、发展模式,以过硬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最前列。”

  开拓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 “新蓝海”

  正本清源,执本末从。面对各种对标热和资源抢夺战,明晰目标,聚焦主业,努力实现产业布局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拓展、产业层次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攀升,昆山全面发力,令人期待。而事实上,昆山开拓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这个“新蓝海”,本身就有明显优势:

  作为制造重镇,昆山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2020年,该市工业总产值历史性地迈上万亿元新台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9000.8亿元,总量稳居苏州各区市首位。同时,拥有完备的产业链群,昆山有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能源等百亿级产业集群。

  经济之外,昆山的文化名片也熠熠生辉。作为“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等先贤的故乡,昆山拥有“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等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建有一批文化旅游、影视动漫、游戏传媒、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基地,集聚规上文化企业218家,文化产业规模总量多年位居苏州前列。三年百戏盛典,盛况空前,使得人们对这个百强县冠军的文化自信和宏伟追求有了新的认识。

  推政策、投资金、上项目。25日的大会议程紧凑,“干货”满满,充分彰显“昆山特色”。大会公布了昆山市《贯彻落实<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打造全国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建设全国知名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全国领先的数字社会治理高地、全国一流的数字社会服务高地。到2023年,昆山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1200亿元,数字产业化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超16%,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全覆盖。到2022年,昆山实现全市5G信号全覆盖,到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全覆盖,累计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3000个,新增使用智能装备3000台(套),新增上云企业3000家。全力建设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争当全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城市标杆。

  针对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转型投入成本高“不愿转”、数字人才储备少“不会转”、新老设备串联难 “不能转”、因企制宜方案缺 “不敢转”等情况,昆山出台了《昆山市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围绕企业改造转型、完善服务方式、培育服务主体、构建创新体系、打造应用生态五大方面列出了20条措施,分解落实,层层相扣。

  大会还提出将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一网通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协同发展。优化政府数据资源平台,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鼓励公共数据增值开发、创新应用,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流动快速化、共享高效化、价值最大化,加快构建集成度高、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智慧城市治理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持久比拼。如果把数字化发展战略当做一辆御风奔驰的“超跑”,那么,文化,就是让这部车子释放磅礴动力,运行更顺畅的“润滑油”。

  为持续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昆山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意见》《关于落实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扶持政策》两个文件,在大会上发布。

  昆山从6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上,对新增实际投资额500万元及以上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对新落户的数字文化领域、头部平台型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扶持。同时,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原创内容生产、加强人才引进培育以及加大文化金融支持上,分别给予相对应的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

  按照要求,到2023年,昆山基本建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到“十四五”期末,实现文化产业倍增目标。

  “双轮驱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

  加快提升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能级,需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25日的大会上,“崑朋”数字生态伙伴计划发布。昆山诚邀国内外头部企业、顶尖高校、高端平台、领军人才、专业机构等生态伙伴聚焦智能制造、科技攻关、数字金融、文旅融合、治理创新等行业,全面加快数字化发展;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华为—华恒—中国移动工业5G联合创新实验室、国际工业5G创新联盟、昆曲咖啡文化融合小城镇等9个项目载体平台揭牌;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重点项目专项政策兑现,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亚电路板(昆山)有限公司、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得奖补资金1亿元。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项目。当天,昆山2021年首批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启动,53个项目涉及总金额330亿元。63个项目签约落户,包括纸贵云链、巨星行动电子商务、食行生鲜等数字产业类项目,和乐电影梦工场、上海拙旅文化、苏州文旅等文化产业类项目以及澜起科技、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腾讯云计算等平台载体类项目,充分彰显了昆山坚定推动产业发展向深处转型、向高端攀升的信心决心。

  举全市之力,开拓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 “新蓝海”。昆山宏伟的目标追求令各路客商感到振奋。 作为已经尝到数字化改造甜头的昆山本土企业,昆山陆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静亚坦言,近几年企业订单量一直稳步上升,为了扩充产能,提升智能化程度,2018年企业开始投入3亿多元,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产能提升了40%,人力成本降低30%。

  同程集团创始人、同程控股CEO吴剑对公司智能数字平台与水乡古镇擦出的火花念念不忘。她介绍,多年前,同程网服务的第一单网络门票预定就是来自昆山周庄古镇。近年来,同程集团与昆山市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成果喜人。

  吴剑表示,纵观整个文旅行业的发展,很多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唯一确定的是数字化转型方向。“昆山如何在文旅方面进行数字化的应用、推广、呈现,并与广大互联网用户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是昆山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一个重要方向。

  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既要速度、成果,也要深度、内涵。“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是趋势也是大势,是方向也是风口。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每一次迭代的‘机会窗口’都十分短暂。必须全方位推动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加快形成双轮驱动、双面支撑。“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丽艳说到。

  (来源:新华网,编辑/程梦青)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